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我成了建文帝>第1034章 举国同庆

第1034章 举国同庆(第2页)

京畿旧地原本是首选,日本自古以京都为国都,文化根基深厚,天皇宫廷、贵族学社、佛寺神社皆汇聚于此。

从礼制、士风到官吏体系,无一不以京都为中心,乃是传统意义上的“国之本”。

但徐闻却否决了这一点。

“京都可居人心,却难纳天下。”

这是他的理由。

“京都地处内陆,四面环山,虽文化昌盛,却地势闭塞,交通不便,粮道难济,兵马难调,若欲经略四方,以京都为根,势必羁于山河,动辄掣肘。”

徐昭初听此言,也颇感不解:“曾祖何不居其国都,震其旧心?倭人视天皇居处为正统,何不于彼建藩?”

徐闻只是负手一笑,目光遥遥望向东方的关东平原。

“因为,时代已变,天下之势,不在西陆,而在东洋之口!”

于是,他选中了江户。

江户城,也就是后世的日本东京。

历史上,三十年后,德川家康受封进入江户城,建立德川幕府,自此江户成为了日本的政治、经济中心。

彼时的江户城,还只是武藏国下的一座新兴城邑。

四年前,上杉氏方才奉幕府之命,开始于江户湾畔修建新城。

当时人看,这不过是边远之地一隅孤城,谈不上王气,更不见风骨。

但徐闻,却从中看到未来的帝国枢纽。

他用几句寥寥之语,向众人将江户的利与京都的弊对比得明明白白:

“京都为山中盆地,虽古都之尊,却无通海之利,江户据关东平野,南临浦贺、东望太平洋,水路可通海上诸国,陆路可控本州全境,实为枢机之地。”

“江户三面平野,背山面海,可设仓屯兵、可养百工,春播秋收不乏,夏运冬藏无忧。”

“倭国之治,不在敬古,而在制今,京都只足以安抚残旧,江户却能开疆拓土。”

徐闻明白,大明治倭,不是重演朝贡旧制、虚设“藩属”之名,而是要将日本彻底纳入大明体制之中,成为治下新域,长治久安。

因此,越王府的选址与其说是政治象征,不如说是未来统治的基石。

既要有战略纵深,又能辐射全国。

徐闻还特别指出,江户的四大优势。

地理上,江户位于关东要地,北通东北诸藩,西接中部平原,东南濒海,直抵太平洋海贸要口,陆海并进,可调兵运粮,进可攻,退可守;

军事上,江户湾如天授铁门,三面屏障、后靠箱根群山,是天然的防御屏障,又可建水军基地,便于封锁、扫荡海上残敌与倭寇残余;

经济上,江户平野广袤无垠,可大规模屯田,周边百村千町、耕地纵横,是日本粮食产区重地,亦可筑港发展航运;

政治上,江户非旧贵族根基之地,避京都旧臣势力干扰,便于推行改革、安插亲信,塑造一整套“新治日本”的政治模板。

“越王府不是朝廷赏我一块风水宝地让我养老,而是要我以此为基,百年镇倭。”

徐闻如是说。

光靠兵力和诏令不足以让倭人服膺。

他清楚,大军所至,胜者为王只是开始,未来如何长久统治,如何让日本逐渐“汉化”,才是越王府真正的工作重心。

为此,徐闻决定十日后,在原皇居大殿中召开赏功大会,重定藩封、推行新制、确立官员录用标准,拉开制度“内治日本”的帷幕。

书友推荐:官婿美人香认知性偏差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欲罢不能(男出轨、红帽女绿)房客(糙汉H)误入官路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交易沦陷只是不小心发现她是卧底而已(强取豪夺)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陈放顾静姝袅袅春腰娘娘总是体弱多病青花冷(先婚后爱H)燕尔(古言1v1)人间政道被嫡姐换亲之后花香满村我的年轻岳母
书友收藏: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就职供销社,我在60年代搞代购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青花冷(先婚后爱H)娱乐春秋(加料福利版)重生少年猎美全职法师认知性偏差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梨汁软糖【1V1甜H】官梯险情龙族堕落调教蝶变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妻的堂妹官路浮沉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爱你老妈医道官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