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石大郎和朱来财见他过来,搓着手忙要起身,被赵老汉摁住肩膀压了下去,他盘膝坐下,闲着也是闲着,瞧着是打算和他们唠唠。

“叔,实不相瞒,我这会儿脑子乱的很,一点章法都没有,不晓得该咋整。”石大郎捏着手指,他家是啥情况,路上该说的都说了,都知道他是来丰川府投奔姑母的,只是和朱来财不同,他打从踏出家门那日起心就悬着,说是投奔,其实心里很是没谱,并不敢确定姑母愿不愿意帮助他们。

甚至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姑母若不想看见他们,那就算了,绝不歪缠讨人嫌。他们讨饭也好,卖身也罢,甚至去给大户人家当隐户,只要能活下去就行。

然而现在,他们连城门都进不去,这可如何是好?

“是啊,咋整啊,咱没路引啊!”朱来财一个劲儿抓脑袋,抓了一手头油,给赵老汉嫌弃的,也开始跟着发愁了,这地儿是真臭啊,吃喝拉撒都在棚里。

府城比河泊县讲究些,不允许难民乱拉,给搭建了两个粪坑,每日都有专人来收夜香。

可这么多人呢,还没水拾掇,咋收拾都不顶用。天气又热,蚊虫到处飞,臭得往鼻孔里塞布条子都不顶事儿,感觉吸到嘴里的气儿都是熏人的,反正他不想多待,真待不住。

“这不问你们有啥安排嘛,总不能干等着吧。”他拍了拍俩人的肩膀,给支招,“府城进不去,乡下还去不了?”

他看向朱来财,知道石大郎的姑母嫁的好,估摸一直住在城里,不咋出城。朱来财的妻妹不同,听他提过,她夫家原是乡下的,后来分了家小两口单过,生的儿子有些读书本事,这才搬去的府城。

“你没路引,你妻妹的婆家人有啊。”赵老汉脑瓜子活络,此路不通,换条路不就成了,“你若知晓你妹夫老家在哪儿,你就寻过去,再让亲家帮着往府城里递信儿,你进不去,你妹子总出的来,等见着人,咋安排后面的事儿,下一步该咋走,也好商量嘛。”

府城呢,肯定是进不去的。

就算婆家往府城递信儿,顶多是让他妹子妹夫知晓姐姐一家来了,没点本事人脉走后门,就算见着人,也只是见着人。

可就算进不去城里,也总比现在干等着强。

他也是

琢磨上之前朱来财说的帮着找个落脚地的事儿了,这地儿真待不下去,就半日都要给他腌入味儿了,而且人多眼杂,都不方便他闺女往外掏吃食。

这大半月的奔波让他瞅明白了丰川府眼下的情况,这里有水,尽管也旱,但不知是地下的水多,还是别的缘故,水井没完全干,每日也能打上几桶,牛饮不能够,但勉强能活,死不了。

不过村里的水井,各村的村民都看得紧,并不会让外人沾染半分。

但知道有水就成,像是荒野沟渠小溪,都能看见薄薄一层水流,污水喝不得,但真渴起来,也顾不得那么多。总之,在当下,丰川府这座水城确实是个好去处,难民都舍不得走,因为能活。

这也是为啥城外的难民数以万计,且每日都在以一种不可想象的数量疯狂增长的原因。

思前想后,赵老汉还是决定,顺杆往上爬,如果能在丰川府落脚,那就最好。

离家那会儿正是秋收时节,离家快三个月了,再过些日子都要立冬了。

多吓人啊,临近入冬,天儿还这么热。若再旱几月,翻过年,可真就是整整一年未下雨了。

赵老汉都没把握,若是离开丰川府,接着往下逃,他们是否还能找到另一个不缺水的好去处?

所以甭管是村里人,还是他自己,都更倾向于暂时在丰川府落脚,先瞅瞅情况,若是下雨,老家当然是回不去的,庆州府已经不能再回去了,他们不想当反民。

反正只要下雨,不旱了,到时若丰川府还是不愿意接纳难民,安置他们,那就再逃。

不,也不能说逃,再打听打听消息,看哪里愿意接纳无家可归的人,到时他们就去那里。

而眼下,为了能在丰川府顺利落脚,朱来财当初答应的事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甚至可以说是当务之急。

175·第175章

书友推荐:他的暗卫红颜政道蝶变花香满村只是不小心发现她是卧底而已(强取豪夺)以婚为名官道之权势滔天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你吃饭没有龙傲天的反派小师妹无敌从觉醒武器大师开始被嫡姐换亲之后我的年轻岳母娘娘总是体弱多病不乖(姐夫,出轨)糙猎户与娇贵少女见微知著(弟妹 H)龙凤猪旅行团在北宋当陪房宦海官途
书友收藏:开局一杆大狙,爆杀十万鞑子官路浮沉绝品宏图北电门房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陈放顾静姝官道之权势滔天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不乖(姐夫,出轨)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娱乐春秋(加料福利版)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妻的堂妹医道官途反派:我的母亲是大帝就职供销社,我在60年代搞代购官场之狐潘多拉的复仇护国利剑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神祇觉醒:谁说东方没有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