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现代许多人都不知晓,古时称笔法为“笔诀”,也就是书法以口诀相授。

现代人视为常物的各家笔法,在古代属于秘传,不轻易传人。

像现代那种,想要练哪一家的字,就去书店买字帖拿回家练的事情是不存在的,你想学,你就得去求、去借,人家还不一定愿意借。

比如民间有一个故事,可信度不一定高,但足以表明古人眼里笔诀的重要性和珍缺性。

据传有一位书法家名为韦诞,其师是蔡邕,他得传蔡邕的《笔诀》,当时同时代有一人名为钟繇,然后他想借《笔诀》看一下,还被拒绝了。借不到《笔诀》,钟繇因此吐血昏死过去。

而韦诞死时,还把《笔诀》作为陪葬品带进墓里了。

再然后,钟繇知道这个消息就带人去挖坟,拿到蔡邕的《笔诀》,练成了知名书法家,与王羲之并称“钟王”。

陆安一边回想这个肉眼可见的野史——不仅野,还“屎”的故事,一边对着写颜体的这位士子客气的道:“我非是颜氏传人,我只是看过和研究过的字帖多了一些。”

这士子听罢,不仅不遗憾,反而大喜过望:“既然如此,陆兄可曾研习过欧体?”

欧体?欧阳询?

陆安点了点头。

她学书法,走的是正统路子。

八岁到十岁学楷书,临摹颜鲁公的《大唐中兴颂》和《东方朔碑》等等。

十一岁到十三岁学中楷,临摹欧阳询的《九成宫》及《虞恭公》二碑等等。

十四岁到十六岁学小楷,临摹钟繇的《宣示表》《戎路表》《力命表》,王羲之的《乐毅论》《曹娥碑》等等。

十七到二十岁学行书,学《兰亭》《怀仁集右军书圣教序》及《兴福寺碑》等等。

如果不是这场穿越,她已经开始学草书了。

——至于启功体,也是这几年学的。

写颜体的这位士子听完后,立刻冲台下说:“小妹!你快上来!请陆兄指点你一下!我方才受陆兄指点,此前总有感觉笔画不妥的地方,如今只觉茅塞顿开!”

说着,他又写了一个字。这一次,和之前的字对比的情况下,肉眼可见的显得更加方正规整,却又更有锋棱了。

进步极大,若说之前是自己摸索颜体的笔法,如今已是得高人指点,走的途径更正了。

这个“高人”……

众人默默看向了陆安,双目圆睁,微微喘息。

不会吧……

不会是他们想的那样子吧?

如果是的话……

人群中有了微妙的骚动,又很快平息下去了。

而被自家兄长众目睽睽下喊了一声的小妹,一时间有些尴尬捂脸,但在看到兄长的进步后,还是毅然而然地登了台,向着陆安一拱手:“请陆兄教我。”

她太想进步了。

陆安:“那你写几个字给我看看?”

小妹姓承,承小妹深呼吸一口气,在纸上作字:东南西北。

陆安打量了几眼这几个字,思考片刻,也提笔,同样的四个字,同样的欧体,却是很明显更加瘦硬,更加好看。

承小妹也能看得出来陆安写得更好看,可好看在哪里呢?她看不出来。她兄长也看不出来。台下许多人也看不出来。只有少数几人……

应劭之低声:“益之,你看出来了吗?”

应益之点头:“内紧外松。”

陆安同一时间:“内紧外松。”

陆安详细地把欧体的笔法剖析出来:“欧体最重要的点就是记稳内紧外松的道理,一旦脱离这个骨架,就不能称为欧体。你这一笔、这一笔、还有这一笔,不够紧,这一笔,又太松了,才会写得不如我。”

内紧外松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却是多少临摹欧体的人所面对的天堑。倘若无有精通这个字体的老师指点,能一辈子都卡在这道门槛上,只勉强得其形,而始终悟不到其神韵。

承小妹感觉头皮一阵发麻,死死将这四个字记住,而后朝着陆安一拱手:“多谢陆师指点。”

竟已称师。

书友推荐:官道之权势滔天重生少年猎美在北宋当陪房官婿美人香以你为名的夏天被嫡姐换亲之后归雾认知性偏差龙傲天的反派小师妹女神攻略手册无敌从觉醒武器大师开始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纸飞机(校园 青梅竹马 1v1)以婚为名梦中修仙:我有九个绝色道侣花香满村红颜政道欲罢不能(男出轨、红帽女绿)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触手怪她只想生存
书友收藏: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官梯险情听说你暗恋我我在书记家被三女喂养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妻的堂妹升迁之路开局一杆大狙,爆杀十万鞑子反派:我的母亲是大帝爱你老妈北电门房官路浮沉护国利剑非常权途潘多拉的复仇(高干,nph)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官场:从离婚后扶摇直上医道官途认知性偏差陈思雅徐铁军我的年轻岳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