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反常的狂笑和突兀的言语,让刚刚松懈下来的队员们微微一怔。
一直死死盯着郑小军的赵振国,心头猛地一凛!
这种表情,这种笑声,绝不是简单的崩溃或发泄,这分明是……是心存死志、企图自我了断前的癫狂!
“不好!他要寻死!”一个可怕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赵振国的脑海,他直接开口把这句话吼了出来。
说时迟那时快!
就在郑小军脸上狞笑绽放、牙齿即将用力咬下的电光石火之间!
架着郑小军的一名行动队员,在听到赵振国示警。。。。。。
三月二十二日,晨雾未散,山脚下的溪水潺潺流淌,映着初升的阳光泛起碎金。赵振国早早起身,穿好那件洗得发白的军绿色棉袄,拎着保温壶出了门。他没去村委会,也没往田里走,而是沿着村后的小路,一步步登上半山坡上的烈士陵园。
青石台阶已被村民定期清扫过,干干净净。五座低矮的坟茔静静伫立,碑上刻着几个名字:张大山、李铁柱、陈秀兰、王德福、周小虎。他们是青山村在七十年代抗洪抢险中牺牲的民兵和妇女队长,也是当年最早支持赵振国搞“责任田试点”的人。那时他还只是个下放知青,举步维艰,是这些人挺身而出,为他挡住了批斗,也为这片土地埋下了变革的种子。
他在张大山的墓前蹲下,轻轻拂去碑角的一片落叶,将一杯热茶缓缓洒在坟前。“老张啊,今天村里要开春耕誓师大会,我来跟你说一声。”他的声音低沉却清晰,“你当年说‘只要能让乡亲们吃饱饭,咱豁出去也值’,现在咱们不仅吃饱了,还吃得好了。孩子们上学不要钱,老人看病不发愁,连外头专家都说咱们这是‘新时代的桃花源’。”
风吹动松枝,沙沙作响,仿佛回应着他的话。
“我知道你不爱听那些虚的。”他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昨夜展览馆新布置的合影,“你看,议事会的年轻人站了一排,一个个精神得很。小丫现在管数字平台,陈志远负责生态农业项目,连你孙子张强都当上了无人机巡护队队长。你们那一代人流血流汗,我们这一代人拼命改革,他们这代人……要用科技把根扎得更深。”
他沉默片刻,低声说:“可我还是担心。风平浪静的时候人人都说制度好,可一旦利益动了奶酪,人心就容易变。这次资产清查算是过了关,但以后呢?谁来守住这份公心?谁来防止权力慢慢变味?”
没有人回答,只有鸟鸣穿林而过。
但他知道,答案不在这里,而在山下那片苏醒的土地上。
回到村里时,晒谷场已热闹非凡。红绸高挂,锣鼓喧天,百余名村民身穿统一的深蓝工装,胸前别着“青山振兴先锋队”徽章,整齐列队。主席台上横幅写着:“2024年青山村春耕动员暨集体产业启航仪式”。小丫正指挥技术人员调试直播设备,身后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去年丰收的画面:金黄的稻浪、满载的货车、孩子们在新建图书室里读书的笑容。
李卫东见他来了,快步迎上:“老赵,等你呢!马上开始。”
赵振国点头,却不急着上台,反而走向队伍最前方的一位老人??刘婶,蘑菇合作社的发起人之一,去年刚被评为“全省致富带头人”。
“刘婶,身体还好吧?”他递上保温杯。
“好着呢!”刘婶咧嘴一笑,眼角皱纹堆成花,“今儿可是大事,我能不来?我家两个大棚已经备好菌棒,就等着技术员来接物联网系统。以后温湿度自动调,手机上看数据,省事儿多了!”
旁边有人接话:“可不是嘛,我家果园也要接入智能滴灌,听说还能用AI识别果子成熟度!”
“我家猪舍装了粪污处理一体化设备,零排放!”
“我家鸡棚连摄像头都装了,城里客户扫码就能看鸡怎么跑、蛋怎么生!”
议论声此起彼伏,赵振国听着,心里踏实。他知道,这些变化不是凭空来的。三年前,他们还在为一笔五十万元的贷款争得面红耳赤;如今,全村集体资产突破四千万,年分红户均超两万,年轻人纷纷回流创业,甚至吸引了两名博士下乡担任技术顾问。
七点整,仪式正式开始。
李卫东宣布今年三大重点工程:一是扩建光伏+农业综合体,新增二百亩“农光互补”基地;二是启动“青山味道”区域品牌建设,整合本村所有农产品统一包装、统一定价、统一溯源;三是成立青年创业基金,由村集体出资三百万元,扶持十五个项目,涵盖电商直播、研学旅游、非遗手工艺等方向。
“我们不仅要种地,还要讲故事;不仅要卖货,更要卖价值!”他说得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