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了,浙A开头,八成是南方资本。”
赵振国笑了笑:“让他们走正规渠道预约。不见陌生人,是我的规矩。”
下午三点,议事会召开临时会议,议题正是“地理标志申报与质量管控升级”。参会者一致同意启动申报程序,并制定《青山大米品质自律公约》:严禁使用化学除草剂,推广太阳能杀虫灯;建立农户信用档案,三次违规取消品牌使用权;每季随机抽检,结果全村公示。
散会后,李卫东主动找到赵振国:“我决定把去年攒下的两万块存进集体合作社,认购十股。不图暴富,就当给孩子存笔未来。”
赵振国拍了拍他的肩:“这才叫理智参与。”
傍晚,赵振国照例去烈士陵园散步。夕阳斜照,碑文清晰可见。他在张大山墓前蹲下,拔了几根杂草,低声道:“今天又守住了一道关。土地没丢,人心也没散。你说,咱们这点坚持,能不能影响更多地方?”
风过林梢,无人应答,却又似万物齐鸣。
第二天清晨,村广播站响起新通知:“各位村民请注意,本周六举行‘亲子插秧节’,欢迎带孩子体验农耕文化,获胜家庭将获得‘青山味道’全年米卡一张!报名请联系妇女主任刘婶。”
消息一出,反响热烈。连在外打工的年轻父母都打电话回来,说要请假带娃回家。
周六当天,晒谷场上彩旗飘扬。二十多组家庭穿上胶靴,走入水田。孩子们尖叫着踩进泥巴,家长们笑着指导他们如何均匀撒秧。赵振国也挽起裤腿下了田,身边跟着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女孩。
“赵爷爷,为什么要弯着腰插啊?”小女孩问。
“因为你得尊重土地。”他慢悠悠地说,“它托着你,养着你,你就该俯下身去亲近它。抬头挺胸做人,弯腰踏实做事,这才是咱农民的脊梁。”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却把秧苗插得格外认真。
比赛结束,颁奖仪式上,赵振国亲手把米卡递给冠军母子。母亲激动得眼眶泛红:“这是我第一次觉得,种地这么光荣。”
当晚,他收到一条微信视频,是女儿小丫录的:几个农大学生围坐在知青小院的院子里,就着煤油灯讨论《乡土中国》读后感。
“我们原来以为乡村振兴就是修路盖楼招商引资。”一个男生说,“可在这里看到的是另一种可能??权力下沉、信任重建、尊严回归。这才是真正的现代化。”
赵振国看着屏幕,嘴角微微扬起。他回了一句:“明天早上六点出工,别忘了喂猪。”
周一一早,县里召开乡镇书记座谈会,特邀赵振国分享经验。会上,一名сосед镇的领导抱怨:“你们青山村条件好,有山有水,我们那边荒坡秃岭,群众懒散,干部说话没人听,怎么学你们?”
赵振国喝了口茶,缓缓道:“我讲个事。1972年冬天,村里饿得揭不开锅,我去后山打猎。那天雪厚,脚印很快被掩埋。我发现一只受伤的野兔,没打死,抱回来养了半个月,伤好了才宰杀。分肉那天,我把最好的腿肉给了孤寡老人赵奶奶,内脏给了张瘸子家三个娃。有人问我为啥不自己留着,我说??人心是秤,你称得出轻重,它就称得出真假。
后来大队让我当生产队长,不是因为我能干,是因为大家信我能一碗水端平。
所以我说,没有天生的好条件,只有不肯放下的初心。你们镇再穷,也有党员,也有孩子,也有想过得更好的人。只要干部肯把自己摆进去,不怕苦,不贪功,一步步来,火苗总能燎原。”
全场寂静,继而掌声雷动。
回村途中,司机突然减速。前方一辆皮卡横停路中,几名男子正往车上搬东西。赵振国认出来,那是村东头陈老二家的红薯,包装箱上印着“青山味道”商标。
他下车拦住:“谁批准你们对外销售的?”
开车的是个陌生面孔:“我们和陈叔签了收购协议,价格高出市场两成。”
赵振国立刻拨通陈老二电话:“老二,你卖给他们的货,有没有经过质检?贴溯源码了吗?”
“这……他们给现钱,我就……”陈老二支吾。
“拉回去。”赵振国声音冷了下来,“没有检测报告,没有公司授权,任何打着‘青山味道’名号的产品都是假冒伪劣。你这一车卖出去,砸的是全村人的饭碗!”
对方司机冷笑:“老头儿,别不识抬举。我们可是正规公司,合同都签了。”
“那你去法院告我阻挠交易好了。”赵振国站在车前不动,“但在判决前,这车货哪儿也不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