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大人,”王瑾冷笑着展开圣旨,“奉皇上口谕,请您走一趟吧。”
蒋?面色惨白:“王瑾!你竟敢陷害于我!”
“陷害?”王瑾指了指从密室中搜出的龙袍,“人赃俱获,何来陷害之说?”
次日清晨,消息传开,朝野震动。
谁也没想到,权倾一时的蒋琳竟会在一夜之间倒台。
更让人意外的是,朱元璋借此机会对锦衣卫进行了大规模清洗。
数百名锦衣卫官员被革职查办,整个机构几乎瘫痪。
正月十五的朝会上,朱元璋颁布了新的诏令:
“即日起,锦衣卫缉拿朝臣,需经东厂复核;诏狱审讯,需有东厂官员在场;各地锦衣卫卫所,需受当地镇守太监节制。”
这道诏令,彻底改变了洪武朝的政治格局。
曾经不可一世的锦衣卫,如今被套上了重重枷锁。
而东厂,则借此机会迅速崛起。
在任命新的锦衣卫指挥使时,朱元璋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宋忠。
“宋爱卿,”朱元璋在谨身殿召见新任指挥使,“你知道为何选你吗?”
宋忠跪地答道:“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因为你懂得什么是忠。”朱元璋意味深长地说,“朕希望你能记住今天的教训,恪尽职守,不要步毛骧和蒋?的后尘。”
“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然而朝中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宋忠不过是个傀儡。
真正的权力,已经掌握在了东厂提督王瑾手中。
这场权力更迭的余波,甚至影响到了看似与世隔绝的吴王府。
“主人,”阿福在黑暗中汇报,“王瑾近日频繁接触皇太孙,似乎有意投靠。”
病榻上的苏宁微微一笑:“王瑾是个聪明人,知道皇爷爷大限将至,必须寻找新的靠山。
“需要干预吗?"
“不必。”苏宁摇头,“让他们去争吧。权力斗争越是激烈,对我们越是有利。”
正如苏宁所料,王瑾在整垮锦衣卫后,开始积极向朱允?靠拢。
而朱允?也需要东厂的力量来制衡各位皇叔,双方一拍即合。
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唯一受伤的可能是燕王朱棣。
锦衣卫的势力被削弱,使他在朝中的眼线少了许多。
“王爷,”姚广孝在北平燕王府内叹道,“王瑾这一手,打得我们措手不及啊。”
朱棣冷笑:“哼!不过是条摇尾乞怜的狗罢了。待本王……………”
他没有说下去,但眼中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洪武二十八年的这场权力更迭,彻底改变了大明的政治生态。
东厂的崛起,锦衣卫的没落,都为日后埋下了伏笔。
而这一切,都被那个活死人的吴王看在眼里。
他知道,一直等待的机会就快要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