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部队以熟练的战术队形,交替掩护,迅猛穿插,迅速清理了缺口附近的敌军,并向两侧城墙和城内纵深扩张。
城门被从内部打开,更多的红旗军部队涌入城内。
巷战随即展开,但清军的抵抗意志在红旗军绝对的火力和凌厉的攻势下,迅速瓦解。
许多绿营兵和团练眼见大势已去,纷纷丢弃武器,跪地投降。
只有少数八旗兵和死硬分子依托街垒和房屋进行零星的顽抗,但也很快被肃清。
战斗从清晨开始,至午后时分,济南城内大规模的抵抗基本停止。
那面象征着清廷统治的龙旗,从巡抚衙门的旗杆上颓然坠落,取而代之的,是那面迎风招展,狰狞威武的赤色龙旗!
2011大步走上济南城的城墙,俯瞰着这座已被红旗军掌控的千年古城,心中豪情万丈。
他严格按照苏宁的命令,在控制全城后,立刻张贴安民告示,派出巡逻队维持秩序,并迅速组织防御,准备迎接可能出现的清军反扑。
济南光复!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四方。
这座山东省府,以如此迅猛,如此碾压般的方式易主,再次以铁一般的事实,向天下宣告了红旗军的强大与不可阻挡!
北上兵团,完美地完成了它的战略佯动与攻城任务,不仅极大地震撼了清廷,也为苏宁亲率的西进主力,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战略态势。
齐鲁大地的格局,自此彻底改变!
就在北上兵团剑指济南的同时,苏宁亲率的西进兵团也如出鞘利剑,自临沂向西斩出。
这支由第二团、第三团及师属炮兵主力组成的精锐,肩负着打开中原局面的重任,目标直指黄河天险后的中原重镇??开封!
西进兵团的行军速度极快,沿途州县守军闻风丧胆。
费县、平邑等城或望风而降,或在红旗军迅猛的攻势下一触即溃。
大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只用必要粮草,并派出宣传队张贴安民告示,宣讲“驱除鞑虏,均田免赋”的主张,引得沿途百姓箪食壶浆,甚至有不少青壮踊跃参军。
不数日,西进兵团前锋已抵达黄河南岸。
宽阔浑浊的黄河水奔腾东去,对岸的清军哨所隐约可见。
渡河,成为摆在西进兵团面前的第一道难关。
黄河渡口,清军早已加强了戒备,烧毁了大部分民船,并在北岸构筑了简易工事,部署了少量火炮和弓箭手,企图凭借天险阻滞红旗军。
苏宁亲临前线观察,神色冷静。
“命令炮兵,瞄准对岸清军工事及疑似炮兵阵地,进行覆盖式炮击!工兵营立即搜集、制作渡河器材,侦察连寻找水流较缓、适合泅渡的河段!”
随着命令下达,红旗军的炮兵再次展现出毁灭性的力量。
“方位XXX,距离XXXX,五发急速射,放!”
“轰隆隆??!”
部署在南岸高地的105毫米榴弹炮和75毫米山炮发出了震天的怒吼!
炮弹划破长空,如同冰雹般砸向北岸清军阵地。
一时间,北岸火光冲天,泥土沙石夹杂着守军的残肢断臂四处飞溅。
清军那几门老旧的火炮还没来得及发射几轮,就被精准的反炮兵火力炸成了废铁。
工事被摧毁,守军死伤惨重,士气瞬间崩溃。
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红旗军工兵营利用搜集来的船只、门板、木材甚至羊皮筏子,迅速组装成简易渡船。
一批水性好的侦察兵率先武装泅渡,抢占北岸滩头。
随后,主力部队开始分批强渡。
机枪手在渡船上和南岸提供火力掩护,压制任何敢于露头的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