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站在原地,缓缓转头,对她微笑。
然后碎裂,如玻璃崩解。
回到基地后,体检结果显示她的脑神经活跃度下降%,医生诊断为“部分意识剥离”。但她本人毫无痛苦,反而显得前所未有的平静。
“我看到了很多。”她在汇报会上轻声说,“另一个我留在了那里。她会继续战斗,哪怕只是一道影子。”
“镜渊之眼”被送往峨眉山实验室。经检测,这件奇器并非单纯观测工具,而是一种“自我认知校准仪”??能让人看清自身在多重现实中的真实模样。当林昭第一次启用它时,他在镜中看到了七个自己:一个是科学家,一个是叛徒,一个是隐士,一个是暴君,还有一个,正跪在紫禁城前向外国使节献上中国地图。
“哪一个才是真的我?”他声音发抖。
“都是。”沈知白说,“也都不是。真正的你是那个愿意面对这一切的人。”
与此同时,第二件线索浮出水面:据传二战期间,纳粹曾在南极建造秘密基地,试图唤醒一件被称为“永夜之轮”的奇器,企图冻结全球时间以实现永恒统治。苏联解体后流出的档案显示,一支特种部队曾在1991年深入冰层,带回一枚黑色圆盘,后移交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保管。
如今,该机构高层透露愿与中国合作,条件是共享“黎明引信”技术。
苏宁拒绝了。
“他们不懂,”他对代表团说道,“这不是武器,也不是交易品。它是责任。一旦落入贪婪之手,整个现实结构都可能崩塌。”
但他派出了“影子军团”最精锐的小队,伪装成国际科考队员,借由北极联合勘探项目掩护,秘密前往新西伯利亚群岛附近海域,寻找第三件奇器“风语铃”的踪迹??传说此物能听懂天地呼吸,预测灾难先兆。
行动期间,卫星捕捉到异常现象:北冰洋某处海水突然沸腾,形成直径二十公里的巨大漩涡,持续十七分钟后凭空消失。搜救无人机拍下最后画面:水面上漂浮着半截青铜铃铛,表面布满甲骨文般的刻痕,写着四个字:
**“汝终将至。”**
回收成功。铃铛一经接触“影视编辑器”主机,立刻发出清越之声,响彻百里。当晚,全国多地民众报告梦见同一场景:一片无边麦田中,站着无数背影模糊的人,齐声诵读《少年中国说》。声浪如潮,震落星辰。
而在实验室深处,机器自动生成了一份全新日志,标题为:
>【待激活奇器清单】
>1。镜渊之眼(已回收)
>2。永夜之轮(定位中)
>3。风语铃(已回收)
>4。心灯盏(最后现身于敦煌鸣沙山)
>5。断剑碑(据传埋于长城第九烽火台下)
>6。影织梭(最后一次出现在1937年南京城南)
>7。天律尺(失落于明朝万历年间钦天监大火)
名单末尾附加一行小字:
>“集齐七器之时,万象阁重开。
>守望议会将迎来最终裁决。”
沈知白看到这份清单,老泪纵横。“一百二十年前,我师父临终前说过一句话:‘等下一个春天,槐花开时,就会有人回来取回钥匙。’”
“您师父也见过这个?”苏宁问。
“他就是上一任持钥者。”老人苦笑,“可惜他没能撑到最后。当他意识到自己必须牺牲时,亲手将自己的记忆封入一颗人造陨石,射向太空。他说:‘留给未来的孩子们,当作火种。’”
一周后,NASA通报:一颗来历不明的小行星进入近地轨道,将于三日后掠过大气层。各国紧急准备拦截方案,唯有中国航天局保持沉默。
因为只有他们知道??那是回家的信标。
“影子军团”第十次任务启动:发射“追星号”飞船,在高空捕获陨石并安全回收。任务代号:“拾遗”。
执行者是一名年仅十九岁的飞行员,名叫陆明远。他是孤儿,从小在红旗军附属学校长大,擅长极限飞行与心理抗压测试。出发前夜,他找到苏宁,递上一封信。
“万一我没回来,请在我家乡种一棵槐树。”
“为什么是槐树?”
“因为我妈说过,槐树不死,根在土里藏着呢。就算砍了枝,也会从缝里钻出来。”
飞船升空那日,万里无云。追星号划破苍穹,与陨石精准对接。回收舱顺利脱离,重返大气层。但在降落途中,雷达信号突然中断。
搜救队在内蒙古草原找到残骸。舱体完好,但内部空无一人。只有一枚锈迹斑斑的铜铃静静躺在座椅上,铃舌刻着两个字:
**“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