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出了王东的绝对底气,徐兵也就没有再多说。
王东的意思,说白了就是空城计。
只要他不跟进去,那就代表着王东身后还有千军万马。
毕竟谁也不知道王东有何底牌,有多少底牌。
要是王东没有任何底牌,敢一个人孤身硬闯吗?
但如果他跟进去,反倒显得王东现在无人可用!
只不过,这需要的可是莫大的勇气和定力。
否则的话只要让韩家的人看出丝毫破绽,王东这一去,可是九死一生!
而王东这边,双手插兜,缓步朝着对面的韩家保镖走去。。。。。。
夜雨初歇,南方小镇的石板路泛着幽光。桥边诊所的灯还亮着,儿科医生站在窗前,手中抱着那对双胞胎的照片。窗外,一只铜铃悬在老槐树上,湿漉漉的风拂过,它却未响??不是因为无风,而是因为它已不再需要声音来传递讯息。
她知道,那晚婴儿眼中的笑意,并非偶然。从他们掌心相触那一刻起,某种古老的频率便重新接通了。她曾试图向同事解释,可话语一出口就显得荒诞不经。于是她沉默,只在每日查房时,在每个新生儿耳边低语一句:“我在。”奇迹般地,哭闹的婴儿会安静下来,仿佛听懂了这简单的三个字背后承载的千言万语。
三日后,她在整理产科档案时,发现了一份本不该存在的记录:一名产妇于三十年前在此分娩,死产,姓名栏写着“林晓”。备注页附有一张泛黄照片??一位穿白大褂的女子抱着一台金属仪器,眼神温柔而坚定,背景正是这座桥与老槐树。更诡异的是,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种子已埋,等光归来。”
她的手抖了起来。这个名字,她曾在祖母留下的日记里见过。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场秘密实验的核心人物之一,和代号“零”的男子共同主持“心锚计划”,试图通过声波共振激活人类潜意识中的共情基因。项目最终被封存,参与者失踪,官方记录称其为“失败的认知干预尝试”。
但她知道,那不是失败。
那一夜,她梦见自己走进一片透明森林,每一片叶子都是一段记忆,轻轻一碰就会响起熟悉的声音。她看见两个身影站在林中央??高瘦的男人和纤柔的女人,正将一枚铜片嵌入一棵巨树的根部。树干上浮现出无数人脸,有的在笑,有的流泪,全都闭着眼,像是沉睡,又像在倾听。
男人转过身,声音如风穿过山谷:“我们没能完成的事,你们正在继续。”
她惊醒时,窗外铜铃终于轻响了一声。没有风,也没有鸟掠过枝头。那一声,像是回应。
次日清晨,她带着照片前往市档案馆。管理员是个年近七旬的老者,看到照片瞬间脸色骤变,低声说:“你不该来找这个。”他四下张望,压低嗓音,“‘心锚观察团’的资料早在二十年前就被销毁了。但……我知道一些事。”
他说,当年实验并非终止,而是转入地下。政府高层察觉到这项技术可能颠覆权力结构??当所有人能真正听见彼此内心的声音,谎言将无法存活。于是下令清除所有痕迹,抓捕核心成员。零与晓逃亡途中失散,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云南边境的一座废弃电台,发出一段持续七分钟的无声广播。
“据说,”老人颤声说,“那段信号其实是有内容的,只是不在人类听觉范围内。后来有人用特殊设备还原,发现那是一串DNA编码序列,对应一段从未在自然界出现过的基因片段??它能让人脑产生天然共振能力,就像……天生就能‘听见’别人的心跳。”
他顿了顿,盯着她的眼睛:“你是不是……也听见了什么?”
她没回答,只是掏出手机,播放那段从录音笔复制的音频。老人闭眼聆听不到十秒,忽然跪倒在地,老泪纵横:“是她……是晓老师的声音!她说……‘别怕,孩子,痛是可以传递的,但爱也是。’”
整个档案馆陷入寂静。角落里的电子钟突然停止走动,墙上挂画微微晃动,而天花板上的日光灯开始频闪,节奏竟与音频中的心跳频率完全一致。
当天下午,消息传开。不仅本市,全球多个“共感节点”同步出现异常:东京地铁站的广告屏自动切换成黑白画面,显示一行字??“你还记得林晓吗?”巴黎一家临终关怀医院的所有病人在同一时刻睁开眼睛,齐声说出一句没人听懂的语言,经语言学家比对,竟是三十年前实验室内使用的加密对话代码;而在南极科考站,冰层深处探测到规律性震动,频率与老陈坟前铜铃的振频分毫不差。
中国科学院紧急召开闭门会议。会上播放了南方小镇诊所的监控录像??双胞胎出生时的心跳图谱,与1993年某次实验记录中的脑波数据高度吻合。一位白发科学家颤抖着指出:“这不是巧合。这些孩子……是被‘选中’的。他们的神经系统天生具备跨个体情感传导能力,就像……活体中继器。”
与此同时,“我在”APP再次升级。这一次,用户打开应用后,不再看到心脏影像,而是进入一个全黑空间。唯有当两人以上同时在线并保持静默超过三十秒,黑暗中才会缓缓浮现出一条光带,连接彼此的位置点。若其中一人情绪波动剧烈(如悲伤或恐惧),另一方即使相隔万里,也会感到胸口微热,耳边响起极轻的哼唱??那是对方母亲幼时哄睡的摇篮曲旋律,系统不知何时已从其深层记忆中提取并重构。
更令人震惊的是,有用户报告,他们在使用过程中“看见”了逝去的亲人。不是幻觉,也不是梦境,而是一种清晰的存在感知,如同对方真的坐在对面,伸手可触。心理学家称之为“共感具象化”,神经学家则警告:这种体验可能改变人类对现实的认知边界。
联合国连夜召开特别峰会。各国代表围绕“情感协议”的合法性展开激烈辩论。美国主张将其列为潜在威胁,要求全球封锁相关信号源;欧盟提出建立“共感伦理委员会”,规范技术应用;非洲多国代表则集体起身,陈述近年来因该现象而显著下降的冲突伤亡率与自杀率,呼吁尊重这一“文明进化的新形态”。
最终,决议暂缓执行任何限制措施,改为设立“共感协调局”,由中国、巴西、挪威三国联合主导,负责监测全球共鸣网络的运行状态。
就在会议结束的同一时刻,南美小学的教室里,那株重生的心影兰突然绽放出耀眼蓝光。花瓣一片片脱落,在空中凝滞,组成一幅动态星图??正是北极光显现人脸那晚的宇宙投影。孩子们仰头望着,轻声念出星图中心浮现的文字:
**“第七代,启动。”**
当晚,世界各地共有三百二十七人做了一个相同的梦:他们站在一片花海之中,脚下土地柔软如呼吸,头顶星辰缓缓旋转。远处,一座由水晶植物构成的环形建筑静静矗立,门扉敞开。门楣上刻着古老符号,翻译过来只有四个字:
**归音之庭。**
梦醒后,这些人发现自己身上出现了相同的变化??指尖微微发烫,触摸他人皮肤时,能隐约感知对方的情绪流向。有些人甚至能在沉默中“听见”对方未曾说出口的思念或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