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制糖技术的国家之一,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从水果、蜂蜜中摄取甜味,后来发展为从谷物中提取饴糖,最后学会了从甘蔗甜菜中制糖。

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在《诗经·大雅》中就有“堇荼如饴”的记载,可见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从谷物中提取饴糖的技术。

饴糖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麦芽糖,这是一种淀粉糖,在民间流传很广。在汉代史书中就有详细的记载,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还将制糖的方法、技术、步骤都进行了描述。

直到今天,淀粉糖依旧在制糖业中占据一定地位。

当然,我们说的制糖之术主要还是以甘蔗和甜菜为原料提取糖的技术,这项技术最早记载于公元前300的印度佛经和中国的《楚辞》。

扶苏沉吟道:“胹鳖炮羔,有柘浆些。这里的“柘”就是甘蔗,“柘浆”是从甘蔗中提取的糖汁。”

李斯:“不错,我中原地大物博,早已有以柘制糖的技术。”

萧何:“不过,天竺的制糖技术一定有其独到之处,不然不会得到天幕的关注。”

始皇将目光投向南方,似乎想要越过百越的蛮荒之地,看到千里之外的天竺……

张衡看着手中微小泛黄,如沙一般的颗粒,为他取名沙饴,这是最早的砂糖。

陶景弘:“江东虽有甘蔗,但广州的甘蔗才是产糖量最高的。”

南北朝时期,甘蔗在南方已经形成了规模种植!

到了唐宋时期已经有了初具规模的制糖作坊。

贞观年间引入印度的技术后,中原相继出现了土法提取的白糖和冰糖。白糖的出现,标志着制糖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唐宋广泛兴起的制糖业,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海外。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将制糖技术传入地中海地区,8世纪,传入日本,15世纪,随着地理大发现,制糖技术传遍全球……

18世纪末,另一种能够替代甘蔗的原材料甜菜被发现,从此,制糖业不再受到气候的影响,制糖技术也乘着工业革命的春风实现了机械化……

天幕下的观众还在探讨如何改进本时空的制糖技术,天幕已经开始了下一个话题。

【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去世,享年34岁。他的儿子早逝,由孙子继承王位,宰相禄东赞摄政。】

评论区

“松赞干布的死亡是个谜团,一种说法是由于尺尊公主感染了瘟疫后传染给了松赞干布。”

“还有一种说法,松赞干布是被仇视佛教的苯教教徒暗杀而死的。”

“三十年后(公元680年),在吐蕃生活四十年的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吐蕃王朝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拉萨至今仍保存着藏人为纪念她而建造的塑像!”

“在三江源,依旧矗立着文成公主庙。1300多年来,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断,酥油灯昼夜常明,前来朝拜的藏汉人民也络绎不绝,亲如一家。”

“史书虽不曾记下你的名字,但人民会记住你的功绩!”

……

唐初的君臣有些不自在,毕竟他们这些自诩青史留名之人还没有得到后人的祭祀,一个女子却压在了他们的头上。

文成公主的人生轨迹也给唐朝的贵族女子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只要不怕吃苦,在哪里都能蹚出一条堂皇大道!

【松赞干布是西藏历史上最重要,最广为人知的藏王,他统一西藏,建立吐蕃王朝,功勋卓著!】

评论区

“松赞干布被视为是观世音的化身,三大法王之一。”

“上有首领如即松赞干布之深沉,下有大臣如禄东赞之贤明,为首领者替天行道,为大臣者泽被大地,权位威严,治理有方,外蕃咸服,内政修明,黔首黎民,尊卑有次,征敛有则,居处受益,”

“吐蕃昔无文字,松赞干布此时始命制定;建立法律官服,权别大小,职分高低,奖励忠贞,惩处悖逆。”

“吐蕃的史书中如是记载!”

【松赞干布在位期间坚持与周边邻国睦邻友好,致力于维护与唐朝的亲密关系。后来,吐蕃与大唐虽然摩擦不断,但两族的友谊一直持续了下去,两族人民都将自己当做一家人。】

评论区

“唐朝景龙四年,公元710年,金城公主入藏,进一步巩固了唐朝与吐蕃的舅甥之谊。”

“唐朝与吐蕃之间一共有八次会盟,直到唐朝灭亡后,吐蕃的统治者依旧称呼宋朝的皇帝为舅舅。”

“公元823年,在拉萨建立的唐蕃会盟碑,至今还屹立在大昭寺前,是汉藏两族人民友谊团结的历史证明。”

书友推荐:见微知著(弟妹 H)梦中修仙:我有九个绝色道侣燕尔(古言1v1)无敌从觉醒武器大师开始官道之权势滔天翡翠衾(nph)被嫡姐换亲之后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惊悚乐园修订红颜政道私下辅导(年下师生1v1)古代猎户的养家日常下乡的姐姐回来了以婚为名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官婿美人香纸飞机(校园 青梅竹马 1v1)我的年轻岳母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只是不小心发现她是卧底而已(强取豪夺)
书友收藏:爱你老妈千里宦途天才少年,开局便是救世主我的年轻岳母潘多拉的复仇(高干,nph)异世特工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官场:从离婚后扶摇直上陈思雅徐铁军你男朋友下面真大(校园 np 高h)官路浮沉官道之权势滔天听说你暗恋我以你为名的夏天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护国利剑娱乐春秋(加料福利版)龙族堕落调教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