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四郎站在屋檐下,笑着和村里人说话,许久不见,瞧谁都觉得亲切,都能唠两句。
“是,里面的就是我姐夫一家子。”
“昨儿在城外找到的,那可不,遭大罪了,还是我们丰川府好。”
“乱,你们没去府城不知道,如今城外全是难民,吓人的紧,好在有军爷们管着,没闹出啥大乱子。”
“旭哥儿好着呢,要考秀才,读书就是要考试的,咋能不考?哎呦,你问我,这科举的事儿我也不是很懂,是是,考完童生就能考秀才了。”
“待不了几日,旭哥儿还在府城呢,是托邻居家照顾,能放心,邻居家的孩子和他是同窗。”
“是有事儿……”
孙四郎说的口干舌燥,他眼神好,隔老远就瞧见村长来了,忙叫了声二娘,率先迎了上去。
“二伯爷。”
被唤二伯爷的老头摇着蒲扇走过来,身后还跟着好几个,都是本家的长辈,听闻他们小两口回来了,放下饭碗就来了。
当然,不是关心他们,是想问问在府城读书的孙旭阳。
但今日,孙家唯一的读书人显然不是话题中心。
堂屋里,已经知晓小儿子两口子这趟回来主要是为啥的孙家二老半晌说不出话,尤其小儿媳说,人这会儿就在村外……
“二伯,各位,都进来坐。”孙老汉起身去拉板凳。
“行了,别忙活了,我们自个找地儿坐。”孙村长摇着蒲扇,随手拉了张凳子坐下,先是看了堂屋里的几张陌生面孔,然后又问了问外头的情况,再之后又关心了一番孙旭阳,最后才道:“人到了就行,安心在村里住下吧,你们两口子也早些回府城去,旭哥儿离不得人,外头也乱,日后没啥大事就别回来了,等这场祸事过去吧。”
“二伯爷,这次回来,其实是有件事想和村里商量。”孙四郎看向几位老人,都是族里能决定大事儿的长辈。
“旭哥儿又要交束脩了?”孙村长一巴掌拍在大腿上,屈指弹掉被拍死的蚊子,想到此,不由愁的皱起眉头。哎,府城的夫子好是好,就是贵,普通人家真读不起这个书,一年二十两银子,各个节还得送礼,处处都要花钱,没点家底真负担不起。
孙家是阔过,但那已经是好几代之前的事了,如今就是普通庄稼户,顶天就是比别人多几亩地。
要供养一个读书人,还是太困难了。
可再难,旭哥儿有这个读书天赋,那也得咬牙供下去。读出来就好了,不说举人,只要考个秀才出来,回头在乡下当个教书先生这辈子都不愁吃穿,还招人尊敬。
当然,若是运道好考上举人,那就算彻底的改换门庭了。
他们柳河村也就跟着鸡犬升天了。
“不是。”孙四郎摇头,“二伯爷,各位长辈,各位乡亲,外头已经大乱了,独门独户逃难,估摸连自家县城都走不出去,我姐夫是和村里人一起逃的,其他人现在就在村外。”
“……”
不知谁的碗掉到了地上,一阵死寂过后,院子里顿时炸开了锅。
“啥??四郎你说啥??!”
“现在就有一群难民在咱们村外??!”
“你莫不是在开玩笑吧?!”
天老爷,那可是难民,会吃人的难民,现在在他们村外??!
【作者有话说】
这段时间有点累,明天休息一天
178·第17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