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危险,才需要守望者。”阿阮望向远方,“李铮发现的木卫二装置,南海海底的信号,都不是偶然。它们是前哨,是遗嘱,也是邀请函。地球不是第一个尝试‘山河祭’的文明,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她顿了顿,轻声道:“我要去桥的那一端,主持平衡。而你,要留在这一边,守护入口。”
林昭怔住:“你是说……你要离开?”
“不是离开。”阿阮摇头,“是延伸。就像桃树的根扎进更深的地底,我也必须进入更高的维度。但我从未真正消失。只要你摇铃,我就会回应。”
两人相视良久。
最终,林昭点头。
当天夜里,昆仑主峰爆发柔和蓝光。十二束能量不再射向星空,而是盘旋交织,形成一朵巨大的光莲悬浮于山顶。桃树缓缓升起,根系脱离土壤,枝干化作晶莹玉质,每一片叶子都映照出不同的文明图景。而阿阮的身影渐渐融入光莲中心,直至完全不见。
自此,山河祭不再局限于春分一刻。
世界各地陆续出现自发形成的“微共鸣点”:废弃教堂里的风铃无故齐鸣,沙漠深处沙粒排列成古老符文,深海热泉喷口传出类似吟唱的声波……科学家无法解释,只能将其归为“集体意识场溢出现象”。
三年后,第一例“跨维度显化”发生。
一位母亲在儿子葬礼上泣不成声,忽然看见少年身影出现在墓碑旁,微笑着说了句:“妈,我吃过午饭了。”随即消散。监测数据显示,那一刻,附近聆音塔接收到一段来自仙女座方向的异常信号,编码格式与人类DNA高度相似。
越来越多类似事件涌现。
人们开始相信:死亡不是终结,遗忘才是。
而只要还有人愿意记住,灵魂就能穿越星海归来。
林昭依旧住在山脚小屋。
但她已不再是孤独的守望者。
每天清晨,她仍会上山,对着桃树说话。有时是新闻,有时是邻里琐事,有时只是静静坐着。然后,她会拿出贝壳铃铛,贴在耳边。
如今,她听到的不再仅仅是“我们也记得你”。
而是更多:
“谢谢你们教会我们如何告别。”
“我们的孩子学会了唱歌。”
“这片星域,因你们的铃声温暖了些许。”
某一夜,她梦见自己走上共感之桥。
尽头处,阿阮转身对她挥手,身后站着无数熟悉的面孔??送她桃核的男孩、火灾中跃井的女人、哼童谣的老者、南极冰层下的守望族战士……他们全都微笑着,手中握着形状各异的铃。
林昭醒来时,窗外正飘起今冬第一场雪。
她起身披衣,走向屋外。
月光洒在积雪上,泛出淡淡的蓝。远处昆仑主峰,光莲静静旋转,宛如永不熄灭的灯。
她取出贝壳铃铛,轻轻一摇。
风停了,雪也停了。
整个世界屏息聆听。
片刻后,群山之间,万铃齐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