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大姐切莫不要误会。”
谢适诚恳点头,还是个眉间稚气未脱的少年,这样单纯的少年又怎么会撒谎呢。
孙少英终于放下心来,坐了回去,“行吧行吧,不是就好。”
领着谢适往外走,谢乔不由得想,装穷还真是麻烦。不过有一说一,老板娘这人心眼倒还挺不错的。大概可能有点势利眼,市侩,但整体而言无伤大雅,这才是鲜活的人呐。
前脚刚上街,身后传来了老板娘的声音。
“你们两个,今天晚上早点回来,不准喝酒,否則再怎么叫门我都不开。”孙少英严肃嘱咐。
谢乔头皮发麻,陡然生出了一种中学时代被家长严格监管的错觉。
“知道了,老姐。”她敷衍地回。
老姐?老?老!
孙少英登时从座位上跳起,气势洶洶地冲出来。
先找人,因为[人物定位符]有时间限制,谢乔已经使用了,就必须要在两个时辰内找到目标。
一个时辰,谢乔根据【舆图】上的信息来到了城墙根下,当两个坐标重合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乞丐。
小女孩,八九岁的模样,衣服单薄破旧,头发蓬乱,小花脸,鼻头和手冻得通红,一双破布鞋,脚踝露在外面也冻红了。
现在已经是早春时节了,谢乔全然无法想象这个漫长的冬天她是怎么过来的。
史书上蔡文姬的生卒年不详,据可靠的推测,她的出生年份大概是公元173年-177年之间。年龄上是符合的。
谢乔走上去。
“好心的姐姐哥哥,施舍些吧。”
小女孩看到谢乔的身影,连忙说话,声音哑哑的,一双水汪汪的葡萄眼。清楚透亮的眼睛被花脸和破烂衣服衬得格外好看。
“可是蔡琰?”谢乔问。
小女孩愣了一下,眼睛瞪大,“姐姐,你为何会认得我?”
“我与你父亲蔡邕相识,小时候还抱过你呢。”谢乔面含微笑,谎话是张口就来。
小女孩眼睛一亮,仿佛一下子从黑夜里看到了光,脸上欢喜。
想了想,她哀求道:“姐姐,能否借我些钱做川资?待我寻到父亲一定还你。”
还在寻找父亲。
可这一时期,她父亲蔡邕应当远在吴会之地避难。
大概在不远的未来她就能与父亲重逢,但在这过程中她会历经怎样的磨难,谢乔全然无法想象。
“你先跟我走吧,我会讓你与父亲团聚的。”谢乔半蹲下来,面前如此无辜的一双眼睛,让她不自觉生出一种拐骗小孩的罪恶感。
谢乔没撒谎,她想的先把人带回榆安安顿照顾,随后再去招募蔡邕,避难的蔡邕应该不是那么难招募的。如此大儒和贤才,谢乔不会放过收为己用的机会。
闻言,蔡琰脸上一开始欢欣喜悦,但思考了片刻,她明显有些怕。
谢乔轻易可以想见得到,这段时间来,如此小的孩子,在这城墙根下乞讨,一定没少受欺负。
“放心,姐姐不是坏人,说到做到。”谢乔诚挚地朝她伸出手。
蔡琰低头犹豫,又抬头看她的眼睛,终于伸出自己的手牵住,大手握住小手。
就在这时,从城墙另一头奔出来两道身影。也都是孩子,乞丐的扮相,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一个十三四的小女孩。
小男孩气势汹汹地对谢乔喊:“你撒开!”
小女孩则从背后保护住蔡琰,同样对谢乔投来仇视的目光。
“姐姐,他们都是我的朋友。”蔡琰说。
谢乔了然,之前蔡邕出逃吴地没带走她,一个八九岁大的小孩子独自一人是不可能活下来的。有伙伴护着她,保护她,这样一来就说得通了。都是些苦命的孩子,在苦难中还懂得抱团取暖,挺好。
反正榆安城有多的屋舍,多两个不嫌多,一起吧。
“你们都跟我走,我先带你们吃点东西。”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