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燥热晚风卷起阵阵热浪,林子里炊烟寥寥,月上梢头亦是忙碌不休。
到底是没打起来。
那群人虽不满赵三地狮子大开口要两个打水位,但耐不住他们人多,对方留了个心眼,没一口答应,也没回绝,借口回去拿水桶的工夫悄摸瞅了瞅他们有多少人。
一看,瞬间老实了。
回来就说:“这年头谁都不容易,哎,能喝一口算一口,能活一个是一个,你我都是孝子,全了你们的孝心就是。”
实际是不想干仗,思来想去觉得不划算。
他们不怕动手,但无必要的损伤可以避免最好,都不是脑子有包的蠢货,气归气,但该怂还得怂。
他们这几波人本就不是啥密不可分的关系,和新来的这群人一样,不过是为了避免干仗受伤,领头的村长族老们才坐下来好生商量出这么一个打水规矩。
几方人维持着表面平和,这种关系比那读书人用的纸还脆弱,火星子稍微一燎就能烧个干净。
魁梧汉子很担心若是打起来,会有脑袋屁股一起歪的蠢货,再心黑一些,趁人不注意背后捅刀子都有可能。那时,莫说水源,怕是家当粮食,还有婆娘儿女都要被人抢了去。
既然彼此互不信任,都防着,那多一群人少一群人其实没啥太大区别。
更重要的是,新来的这伙人眼神厉得很,汉子最懂汉子,别看大家伙体格差不离,胳膊鼓起来的肌肉一样大,但那气势,站一起立马就有高下之分。
魁梧汉子有点憷这伙人,故而宁愿吃点小亏,忍了。
赵三地争来两个打水位,转头就安排一户出一人,全是各家各户的小娃子,水桶不用拎,拿瓢盆就成。
汉子们这会子在垒灶,妇人也在忙活揉面贴饼,老头们全凑一堆修车夯轮,婆子们也是差不离,这里搭把手,那里忙活一下,拾完柴火,挖完临时粪坑,男娃女娃们一窝蜂跟在赵三地身后。
一张张脏兮兮的小脸挂满兴奋,扯着嗓子嗷嗷叫唤,闹得林子像是有百十只麻雀叽叽喳喳个不停。
“三地叔,咋不拿桶啊,桶能装更多水!”
“就是就是,水桶好拎,瓢盆容易洒,白白浪费了。”
“三地叔,我能不能多打点水回去?我阿奶渴得半道就伸舌头舔嘴皮子干裂甭出来的血,我想给她多喝点水。”
“我也是我也是,我也要多打!”
赵三地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脸上全是笑,仔细和他们说为啥不拿水桶。
不是他傻,而是先前那魁梧汉子挤眉弄眼一脸你懂吗?我不明说但你应该懂的表情瞅着那群排队的人手头捧着的瓢盆,一个劲儿朝他使眼色。
赵三地心头门清,但故意装作不懂问:“咋有人拿盆有人拎桶?一个装半桶水,一个装半瓢水,岂不是太不公平?”
他装傻,魁梧汉子不敢装,生怕他带着一群拎桶的人过来,只得把他拉离人群,道:“大兄弟,瞧你们乌泱泱几百号人,拖老带幼,可是一个村都跟着逃了?你们村在哪个方向,是哪个县哪个镇?村长姓甚名谁?老哥我常年行走在外,没准听过去过。”
赵三地不想和他拉近乎。
魁梧汉子见他不吭声,打听不
出个啥,
大掌来回搓了几下,
才悻悻道:“我没别的意思,就是见你们人多,生了两分好奇。我们村在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团结,可还是有几个老疙瘩死活不愿挪坑,自个不想走,还拉着相熟的邻居不让走,游说他们说咱这些丢家弃祖的不是好东西,让那些人都歇了往外逃难的心思,一个个宁愿渴死饿死都要死在自家那间破茅草屋那啥,扯远了,我就是瞅你们一行人绑鸡束鸭,扛凳挪桌,连瘸腿跛脚的老疙瘩都带上了,不容易啊!”
乌泱泱一群占了半边林子,连大道都是人,属实是有用的没用的都带上了。
见赵三地面露不耐,他才幽幽道:“你们人多,想要人人都喝上水怕是不容易,光是排一轮就不知要排到何时。”
“你也瞧见了。”他指了指挤挤攘攘的打水队伍,尤其是捧着碗盆的妇人和娃子。
“我也不瞒你,这里的规矩一户一次只能打半瓢水,领头的几家可打半桶。里面门道如何我不与你细说,你也莫要多问,咱都懂,我们都遵这个规矩,你们想安生打水,也得照这个规矩办事。”
团结好啊,如果团结的是自己村,那可就太好不过了,人多干啥都方便。就看眼下,他们被这群人唬住轻易不敢动手,不就是吃了人少的亏?
可团结的是别人,那他们就不太好了。
生怕这汉子是个犟驴,非要扯把什么公平,计较你拎桶他捧瓢,你吃亏我占便宜这等芝麻绿豆的小事儿,平白生出争端麻烦。
更担心他非要为村里的人出头,闹大了事儿,反而让自己那头的人心有不甘,掀杆子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