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声望下降了50点。】
谢乔冷冷地盯着字幕。
声望值再降50点,忙活近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更让她痛心的,是梁国当前的境地,辛辛苦苦的心血和经营,被毁于一旦。
从一开始,谢乔就知道,梁国地处中原,无险可守。一旦有变,必然受到冲击。所以她将重心大都放在睢阳城内,但睢阳周边邻县却也不能不管不顾,配套的设施依然需要跟上,这毕竟是纳入系统的属于她的版图。她尽可能地低调,不招惹旁人,不扩大地盘,不征伐,以稳为主,团结沟通邻郡,待睢阳牢固后,再慢慢发育其余县。她以为做好了准备,却始料未及,外敌的攻势来得这般迅猛。
当标签打在谢乔身上的时候,她尽力去躲,尽力去避免标签带来的影响,可外敌却追着她打,往死里打,绝不放她一条生路。
她隐隐感觉到,系统存在一个潜规则,或者说,隐藏的机制。
声望越高,官职越高,机制就越具象化。
它不让你苟着,它将聚光灯死死打在你身上,千方百计把你逼到风口浪尖。
此刻,她就站到了风暴的中心。
秘密返回睢阳后,谢乔主政善后。
因为声望再降,即使她又被打上了新的标签,也没有人刺杀她。她不知道这到底算不算好消息。
在谢乔的组织下,城内开仓放粮,赈济城外流离失所的百姓。
城内外医帐遍设,勉力维持着秩序。
伤者救治,亡者抚恤。
聚集在睢阳城外的七县及乡野百姓,部分安置在睢阳。
其余,则通过莽苍山的永久空间通道,送往西凉安顿。
梁国境内,七县县城的大火昼夜不息,烧了数日也未曾停歇。
放眼望去,除了睢阳城,便只有大小十几座私人的军事防御设施,坞堡,凭借高墙深沟,侥幸在铁蹄下残存。
将梁国各地恢复到往日景象,几乎很难做到。
恢复?如何恢复?就算呕心沥血再造一个繁华梁国,下一次,又会因为莫名其妙的标签,再度引来兵燹,化为焦土。
毁灭,重建,再毁灭……这样的轮回,是她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天下大乱,边境不应不设防,后方需要稳定,百姓需要安稳。
谢乔愈发意识到,她过去的战略是错的。
将梁国经营成富庶之地,却不设重兵防卫外围,就好比是将脆弱的皮肉裸露,人人都能将你刺痛,人人都能宰割这块肥肉。
若想在这乱世真正立足,若想护得一方平安,仅仅是勤政爱民,苦心经营,远远不够。外敌不会因为你的仁德而手软,那些莫须有的标签更会如影随形,带来无妄之灾。
谢乔站上高处远眺,她的国,她的民,触目惊心。
一些想法,在心中坚定下来。或许,她该换一种活法,换一种存在方式。
不日,一封奏书送入雒阳皇城。
董卓代替刘协,摊开了竹简。
“罪臣谢乔,前日卧病在床,不省人事,不察天子隆恩,罪该万死。今病体稍愈,愿即刻奉旨入京,任凭天子圣裁,剖心沥胆,以赎万一。臣谢乔泣血叩拜。”
第114章
“兵临城下,便吓得魂飞魄散,入京求饶。”董卓輕蔑一笑,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这謝乔,也不过如此。
李儒在一旁静静观察着董卓的神情,适时开口:“相国天威,席卷八荒,岂是此等小郡所能抵挡。此番,相国不费一兵一卒,便令那关東诸侯失了一面旗。謝乔主动入京请罪,更是向天下昭示,谁才是这海内真正的雷霆,谁又是那案板上的鱼肉。”
董卓闻言,嘴角上翘,显然受用无比。
他伸手抓过案上的铜爵,痛快吞了一口酒水。
“待其入京,便令吾儿奉先,将她脑袋砍了,悬于東门示众。”
话音落下,杀意森然。
李儒却搖了搖头,上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