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称之为“共情正义时代”的开端。
而许念,已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她搬到了西南边陲的一个小镇,住进一间带小院的老屋。院中种满了蓝鸢尾,每当下雨,铃铛便挂在屋檐下轻轻晃动。
孩子们喜欢来找她听故事。她从不讲英雄史诗,只说些平凡人的小事:
“有个医生,总觉得自己治不好所有人,所以很痛苦。”
“后来呢?”孩子问。
“后来她明白了,重要的不是治好,而是陪着。”
有时,会有陌生人冒雨前来叩门,红着眼眶说:“我撑不住了。”
她便请他们坐下,倒一杯热茶,不说一句话,只是静静地陪着。
等到对方愿意开口,她才轻轻问:“你想告诉谁?”
然后拿出一台老式录音机,按下红色按钮。
这些声音,都会在午夜自动上传至心锚网络,归类为“未命名治愈样本”。
某夜暴雨倾盆,门又被敲响。
门外站着一个浑身湿透的女孩,怀里抱着破旧布偶,声音颤抖:“我妈走了……可我还没来得及告诉她,我不怪她酗酒……”
许念将她迎进屋,擦干头发,端来姜汤。
当女孩终于哭出声时,她轻轻握住她的手,低声说:
>“你知道吗?有些告别,不用说完才算完整。只要你还记得她煮糊的粥,记得她醉酒后还给你盖被子的手势……她就一直在。”
女孩抽泣着点头。
窗外,雨渐渐停了。
屋檐下的铃铛轻轻一颤,发出清越声响。
同一时刻,宇宙深处,那颗承载种子的微型星球表面,第一道裂痕悄然出现。
从中钻出一株嫩芽,通体湛蓝,花瓣形状竟与地球蓝鸢尾完全一致。
微风吹过(尽管那里本不该有风),叶片轻摇,仿佛在回应千万光年外的那一声铃响。
而在所有接入共感网络的人类梦中,那一晚,他们都看见同一个画面:
无尽星河之下,两把油纸伞缓缓靠近,最终并肩而立。
一把属于过去,一把属于未来。
中间站着无数身影??医生、教师、工人、战士、孩子、老人……他们手牵着手,形成一道跨越时空的长链。
一个声音响起,分不清男女,不知来自何方:
>“我们在这里。”
>
>“所以我们不怕失去。”
>
>“因为我们就是彼此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