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相见,无言相拥。
小小抚着桃儿的脸颊,指尖微微颤抖:“你瘦了,也老了。”
“才三年。”桃儿笑。
“对你来说,是三辈子。”小小摇头,“我能感觉到……你心里装了太多别人。”
当晚,桃山堂举行简单祭礼,焚香告慰列祖列宗。仪式完毕后,小小独自走入祠堂深处,取出一本尘封已久的族谱。翻开最后一页,原本空白处竟自动浮现一行墨迹未干的小楷:
**玄阴?桃氏,讳儿,承命枢印,通忆海门,代万灵执忆,永镇轮回之隙。**
她怔住片刻,随即苦笑:“原来这就是宿命?不是逃不开,而是选择了承担。”
此后数月,桃儿闭关静修,每日只饮清水,食少量药粥。她在识海中整理那些涌入的记忆碎片,将其分类归档,编织成一幅浩瀚的精神图卷。每当夜深人静,桃山居民常听见若有若无的歌声从闭关室传出,时而悲怆,时而温柔,像是千万人在同时低语。
杨戬每日巡视山门,偶尔回头望一眼那扇紧闭的房门,总会驻足片刻。他曾问小小:“你说她还能像从前那样,坐在井边捣药,哼着歌等我回家吗?”
小小正在晾晒新采的桃花瓣,闻言停下动作,轻声道:“她还是她,只是肩膀比以前宽了些。等她把该背的都背完了,自然会放下。”
终于有一日,桃儿推门而出。
阳光洒落在她脸上,温暖得让她几乎落泪。她赤脚踩在青石板上,一路走到后山古井旁,拿起木杵,一下一下捣着药材,动作缓慢却坚定。小小站在不远处看着,嘴角慢慢扬起。
几天后,江湖传来消息:西域雪山爆发雪崩,数百牧民被困;江南连降暴雨,瘟疫蔓延数十城;北疆妖兽暴动,边境告急……
桃儿什么也没说,只是收拾行囊,准备出发。
“又要走?”小小递来一件厚实的布衣。
“嗯。”
“这次去哪儿?”
“哪里需要就去哪儿。”
小小点头,从怀中取出一枚晶莹剔透的桃形玉坠,挂在她颈间。“这是我娘留给我的东西,据说能安抚心神,驱散梦魇。现在给你。”
桃儿握住玉坠,感受到一股温和力量流入心底。“谢谢娘。”
临行前,杨戬牵来一匹通体雪白的天马,额生独角,双翼收拢如云。“这是我在昆仑墟寻得的‘照夜’,通灵识主,可越千山渡重洋。”
桃儿抚摸马鬃,轻声道:“我不配骑神兽。”
“你配不配不重要。”杨戬望着远方群山,“重要的是,你想去的地方,总得有人陪你走到尽头。”
她终于笑了,翻身上马,白衣猎猎。
队伍离开那日,全村老少送至山脚。孩子们捧着亲手扎的纸灯笼,塞进她手中;老人递上干粮和草药包;青年们默默行礼,眼中满是敬仰。
没有人喊她“至圣先师”,也没有人跪拜。
他们只是说:“桃儿,早点回来吃饭。”
这一路,她走过千里冻土,在雪崩裂缝中救出最后一名孩童;她在瘟疫村搭建草棚,以自身玄阴体质吸引疫毒,七日七夜不眠不休,终将病源封印于体内;她深入北疆荒原,面对狂躁妖兽群,不是挥刀斩杀,而是吹响陶笛,奏起远古安抚之曲,令百兽俯首退散。
每一次归来,她都更加虚弱,发间白丝渐增,眼神却愈发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