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赵灵儿,竟然酷似现实世界的刘一菲!
那眉眼,那神态,简直如出一辙!
洪武二十六年的盛夏,烈日炙烤着南京城,吴王府内却难得地透出了一丝生机。
这座沉寂已久的王府,仿佛一池死水被投入了一颗石子,终于泛起了涟漪。
而这一切的变化,都源于那位刚刚入府的新王妃赵灵儿。
大婚后的第三日清晨,天刚蒙蒙亮,赵灵儿便已梳洗整齐。
她身着淡青色王妃常服,头戴简单的珠,步履从容地来到前院。
“王府上下所有人等,即刻到前院集合。”
清冷的声音在晨雾中传开,不多时,二十余名仆役便聚集在了院中。
他们面面相觑,眼中都带着几分不安与好奇。
赵灵儿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声音清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从今日起,王府内一切事务由我掌管。王爷病重,更需要精心照料。若有懈怠者,严惩不贷!”
底下顿时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
一个胆大的婆子小声嘀咕:“王妃娘娘,不是奴婢多嘴,这王府的事务向来是由王总管。。。。。。”
“从前是从前。”赵灵儿打断她,目光如炬,“如今我既入了王府,自然要担起这个责任。若是有人觉得不妥,现在就可以领了钱离开。”
那婆子立刻噤声,低下头不敢再多言。
“王总管。”赵灵儿看向站在最前头的老者。
“老奴在。”朱元璋亲自选派的老太监王喜王公公连忙躬身。
“今日起,每日需将王爷的饮食起居详细记录,我要亲自过目。
“是,王妃。”
训话结束后,赵灵儿径直来到苏宁的寝殿。
殿内药味浓郁,她轻轻推开一扇窗,让清新的空气流通进来。
看着床上依旧昏迷不醒的夫君,她轻叹一声,随即唤来两名侍女。
“你们记住,”赵灵儿坐在床沿,亲自示范着按摩的手法,“每日早晚各一次,要这样为王爷活动筋骨。长期卧床,若是再不活动,肌肉会萎缩的。”
“是,王妃娘娘。”侍女们小心翼翼地按照吩咐开始为苏宁按摩。
赵灵儿站在一旁仔细监督,不时上前纠正动作:“力度要适中,太重了会伤着王爷,太轻了又起不到效果。”
她重新示范,纤细的手指在苏宁的手臂上轻轻推拿:“要这样,用掌心慢慢推拿,力道要均匀。”
就在这时,赵灵儿注意到苏宁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她心中一紧,连忙俯身细看,却发现对方依旧昏迷如初。
“难道是我眼花了?”她喃喃自语,却暗自记下了这个细节。
午后的阳光正好,赵灵儿又做出了一个让下人们吃惊的决定,将王爷抬到院中晒太阳。
“王妃,这……………这恐怕不妥吧?”王总管忧心忡忡地说,“王爷病体未愈,若是受了风寒。。。。。。”
“整日闷在屋里,好人也要问出病来。”赵灵儿态度坚决,“况且太医也说了,适当地见见阳光对恢复有益。若是王爷真的看了凉,自有我担着。”
在她的坚持下,仆役们小心翼翼地将苏宁连人带榻抬到了庭院中的梨花树下。
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在苏宁苍白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赵灵儿坐在一旁,手持团扇轻轻为苏宁扇风,不时用湿毛巾为他擦拭额角的细汗。
这一幕落在暗中监视的锦衣卫指挥佥事宋忠眼中,很快就被报到了宫里。
“哦?赵家女儿倒是尽心。”朱元璋看着密报,若有所思,“传旨,赏吴王妃江南进贡的绸缎十匹,以示嘉奖。”
赏赐送到吴王府时,赵灵儿正亲自为苏宁喂药。
她小心翼翼地一勺一勺将汤药喂进苏宁口中,再用丝帕轻轻擦拭嘴角。
“谢皇上恩典。”赵灵儿恭敬地接过赏赐,转身就对王总管吩咐,“将这些绸缎都收进库房,如今王府用度紧张,能省则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