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二,南京城笼罩在一片肃穆之中。
朱元璋的梓?停放在奉天殿,白幡如林,哀乐低回。
整个京城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阴云笼罩,官员百姓皆身着素服,市井间往日喧嚣不再,连孩童的嬉闹声也消失无踪。
而在吴王府深处,一间隐蔽的地下密室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六年!整整六年!”苏宁站在密室中央,环顾四周闪烁的精密仪器和满墙的军事地图,终于忍不住长出一口气,声音在封闭的空间里回荡,“总算是熬过来了。
他的手指轻轻划过控制台,上面跳动着来自大明各地的数据流。
六年前,他秘密布置下的信息网络,如今已如同蛛网般覆盖了整个帝国。
阿福的全息身影在黑暗中浮现,蓝色的光芒在他周围流转:“主人,这六年来我们如履薄冰,每一步都走在刀尖上。如今朱元璋已死,我们终于可以稍作喘息了。”
苏宁走到一面巨大的铜镜前,看着镜中自己苍白但已不再病弱的容颜,不由得苦笑:“这六年的装病生涯,简直比我在末世求生时还要艰难。朱元璋那双眼睛,仿佛能看透人心。。。。。。每次他来看我,我都得用金丹期修为来调整
生理指标,制造重病的假象。”
他回想起洪武二十五年那个惊心动魄的时间段。
太子朱标突然暴毙,朝野震动,紧接着确立朱允?为皇太孙。
当时年仅十四岁的他,敏锐地察觉到朱元璋目光中的审视与猜忌。
“当时若不是果断决定装活死人示弱,恐怕我也难逃朱元璋的清洗。”苏宁轻声道,眼中闪过一丝后怕,“这位开国皇帝,对待可能威胁皇权的人,从来不会手软。朱标的死太过蹊跷,而我那时展现出的才能已经引起了注意。”
阿福的数据流闪烁了一下:“根据我的分析,朱标和朱三兄弟的死确实存在诸多疑点。而主人当时的选择,从生存概率来看,是最优解。”
“哼!朱元璋以为他夺走了我的一切,”苏宁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大明钱庄、明通商行、侍从室,这些看似被朝廷接管的产业和组织,核心始终掌握在我们手中。”
“是的,主人。”阿福回应道,“通过我们暗中培养的人才,这些机构的关键位置仍然在我们的掌控之下。特别是厂督王瑾,他在东厂的表现超出预期,已经实际掌控了东厂的日常运作。”
说到王瑾,一个小太监恰好走了进来,“王爷,东厂厂督王瑾秘密求见。
苏宁沉吟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控制台:“小瑾子这些年的确做得不错。从当年那个小太监,成长为如今东厂的实际掌控者,他的成长速度令人惊讶。”
“要见他吗?”一旁的阿福疑惑的看向眼前的苏宁问道。
“我就不见了。”苏宁摇头,“你好好的勉励他一番,让他继续为建文帝效力,毕竟目前我们和建文的利益是一致的。告诉他,东厂是我们吴王府重要的耳目,必须确保它既能为建文所用,又不会对我们未来的计划构成威胁。”
“明白。”阿福应道,“另外,马和那边也表示想要回归王府。他在海运方面的才能非凡,这些年来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海外资源和人脉。”
“暂时不需要。”苏宁再次摇头,“现在还不是我们松懈的时候。告诉马和,让他在朝廷和燕王府之间继续潜伏。毕竟距离靖难之役只有四年时间了。他在朝廷内部的位置和朱棣的青睐,对我们更为重要。”
阿福的数据流闪烁了一下:“主人已经决定要介入这场内战了吗?”
“不是介入,”苏宁的目光变得深邃,他走到大明疆域图前,手指从南京滑向北平,“是引导。朱允?优柔寡断,方孝孺、黄子澄等人又过于理想化;朱棣野心勃勃,身边聚集了一批能臣猛将。这场叔侄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
我们要做的,是让这场战争以最小的代价结束,同时也能为我们争取最大的利益。”
他走到一面墙壁前,轻轻按下隐蔽的机关。
墙壁缓缓滑开,露出后面更加庞大的空间。
这里存放着六年来暗中积累的财富,武器和各种先进设备。。。。。。
有些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有些则是苏宁利用前世知识秘密研发的。
“朱元璋以为他夺走了一切,”苏宁抚摸着一套先进的装备,正式朱元璋和天下藩王梦寐以求的印钞机,“却不知道,真正的力量始终隐藏在地下。”
阿福调出了一系列数据:“根据统计,我们通过地下网络控制着大明三分之一的商贸,在军中安插了二百七十五名中级将领,各地官员中有我们的人一百三十四人。此外,我们在海外的据点也已经初具规模。”
“还不够。”苏宁摇头,“朱棣起兵在即,我们要做好万全准备。传令下去,启动“潜龙计划”第二阶段。加强对北方驻军的渗透,特别是燕王封地周围的卫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