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朱元璋突然叫住他,“让钦天监监正刘继元来见朕。”
“是!陛下。”
半个时辰后,钦天监监刘继元战战兢兢地来到谨身殿。
这位年过花甲的老臣敏锐地察觉到殿内压抑的气氛。
“刘爱卿,”朱元璋开门见山,“朕命你在孝陵旁选址建造一个陪葬墓。”
刘继元心中一紧:“不知陛下要为哪位贵人修建陪葬墓?”
朱元璋的目光如刀:“吴王,朱允?。”
刘继元顿时冷汗直流。
谁都知道吴王朱允是朱元璋最特殊的孙子,能力出众却不被朱元璋所喜,更诡异的是,这位吴王似乎正靠着百年人参吊命,若是停了百年人参供给……………
“朕要他为朕陪葬。”朱元璋的声音冰冷,“你去选个合适的位置。”
刘继元领命退下,心中却是翻江倒海。
他明白这道命令背后的含义,皇帝要对亲孙子下手了。
数日后,刘继元回报:“陛下,臣连日勘测,发现孝陵附近并无适合吴王殿下的陪葬墓位。而且根据八字命格推算,吴王与陛下。。。。。。相克。”
朱元璋眉头紧锁:“相克?”
“正是。”刘继元小心翼翼地抬头,“不过在堪舆时,偶然发现北方出现一条新的龙脉,位于长白山中。只是。。。…………”
“只是什么?”
“此乃妖龙之脉,凶险异常,恐伤大明。”刘继元的声音压低,“另外,以吴王殿下特殊的命格,若是葬于此地,既可化解与陛下相克之局,又能镇住妖龙,或许能够让大明福延万年。”
朱元璋沉默良久,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
这一刻,他想起了苏宁年幼时乖巧的模样,想起了这个孙子因中毒而躺在床上的活死人模样。
一丝愧疚在他心中闪过,但很快就被帝王的多疑所取代。
“既然如此,”朱元璋终于开口,“就按你说的办。在长白山为吴王选址修墓。”
“臣遵旨。”刘继元躬身退下。
待刘继元离去后,朱元璋召来新的锦衣卫指挥使宋忠:“宋忠,加强对吴王的监视,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即禀报。”
宋忠单膝跪地:“陛下放心,臣已派最得力的手下日夜监视吴王府。”
朱元璋望向窗外,春日的阳光正好,却照不进他冰冷的内心。
在这个充满死亡气息的春天,老皇帝的目光越过宫墙,仿佛已经看到了命运的轨迹。。。。。。
而他,决心要在这轨迹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妖龙脉………………”他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或许这就是天意!允通,你确实是一条不被世俗所容纳的妖龙。”
洪武三十一年的四月,紫禁城依旧是显得非常的寒冷。
七十一岁的朱元璋独自走在通往奉先殿的青石路上,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
看着天上没有温度的太阳,突然让他感到很烦躁。
而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帝王,如今已是白发苍苍,唯有那双眼睛依旧锐利如鹰。
奉先殿内,香火缭绕。
朱元璋在马皇后的牌位前驻足良久,终于缓缓开口:
“妹子,朕最近总是在想,若是你还在,会如何评说朕这些年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