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墨秋缓缓皱起眉,“应知安?”
“嚯,你知道她?”
“上次不是你喊她过来救急。”宋墨秋说得是第一次见面的事情,她这个人口风最严、为人处世又最为冷淡,就算是王禹也不愿意与其分享二人第二次见面的事情。
“对,就是她,这小家伙的确干得越来越出色了。”王禹提起应知安,嘴角不自觉上扬,那一向儒雅的脸上便露出了一丝柔情。
宋墨秋没接话,王禹一边转弯一边看了眼她的表情,“怎么?不想去?那没事,我鸽了她们就是。”
王禹本来也是想着借这次吃饭,能和宋墨秋有个单独时间可以聊聊那些流言蜚语。
宋墨秋听这话,很是认真打量着王禹,“王局,你不太对劲,你什么意思?你到底想干嘛?”
可能干政法工作的女性,往往比一般女性拥有着更为敏锐的洞察力和更为果敢的攻击力。
她们习惯了用理性的目光审视世界,用严谨的逻辑剖析问题,这使得她们在面对复杂局面时,能够迅速捕捉到关键信息,并果断地采取行动。
而且,比之胡斐对宋曦丹,宋墨秋对着王禹的攻击力也更为强悍。
她直觉到王禹这行为有悖原来的相处模式,并没有选择沉默或回避,而是毫不犹豫地连连发问,她并不以此为羞,增加自己的内耗,坦诚与直接往往比含蓄与委婉更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王禹看了眼导航,去到吃饭的地方还要半个多小时,估摸着时间也还够,就直接说道:“我听到一些很难听的谣言,想和你说一下。”
“关于我?”
“是的。”
“这次又是什么?”
“就那个案子的事情啊,说你喜欢上被告人。”
当时米迪儿和他说这事的时候,王禹表情极其扭曲。
怎么?这事儿传着传着就变味了!
情伤,也不是这么一个伤法吧!
一个法官喜欢上被告人,简直就是离谱中的离谱!
而实际上,作为执行局副局长王禹了解到的情况是这样的,宋墨秋离开刑庭是因为一起职务犯罪的案子。
宋墨秋穿着崭新的法袍的时候才27岁,是她们法院最年轻的员额法官。
当时正是认罪认罚从宽处罚制度开始适用的时候。
之前已经确定了法官终身责任制,只要查出一个错案,终身负责!
宋墨秋就是被当做刑事法官培养的,加上她天生冷静的状态,对自己办案能力绝对的自信,也不害怕被追责。
就算那一起职务犯罪案件,让她离开刑庭,判决结果也没有任何一点问题。
那个案子的被告人是当地商务局的局长,他贪污受贿,以权谋私,但在检察阶段就签署了认罪认罚书,在此基础上,检察院给出的量刑建议是3年—4年。
王禹听说宋墨秋加班熬夜查看卷宗,看了一遍证据,做了详细的阅卷笔录,在查阅了相关类案的判处后,经过开庭审判后,敲下来法锤,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
旧事重提,宋墨秋很是无所谓,“这个案子我问心无愧,只是我心里也惋惜,他马上要出狱了,却不幸去世这次的谣言编的不够好,如果我喜欢这个被告人,我怎么可能送他刑期增加。”
“对啊,实际情况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被告人的家人认为是你判的刑期比检察院的量刑意见多了一年,才导致他的死亡,一直在□□”
“我理解他们的悲伤,可我自己很明白,这些事情都不是我们能预料的。”宋墨秋叹了口气,“当时,刚刚开始认罪认罚,检察院也是刚做,所以被告人签署认罪认罚书后,相关的证据都在一定意义上侦查不完全,一些提出的量刑意见的确存在畸轻的情况。”
王禹补充道,“什么政策落地都有一段时间的适应环节,当时就是属于阵痛期吧,这些案子到了我们法院,法官就很为难,按照量刑意见判是肯定不行,可要是改变刑期,就与被告人的心理预期有了差距,上访□□就来了,这样子无疑法官的职业风险是大大增加的。”
而这些内容也正是这起职务犯罪案件的关键所在。
都是过去的案情,宋墨秋也懒得再提起,只是淡淡说道:“这次谣言没上次我听到那个编的好。”
“还有比这更扯的?”
“是啊,说我喜欢被告人的女儿,但那个他女儿不喜欢我,所以我因爱生恨,故意把她父亲多判了几年。”宋墨秋说到这,也忍不住无语了。
王禹愣了愣,“这也太扯了,你又不是男的,还喜欢被告人女儿,是不是编得人把你当做男的了,而且那个被告人的女儿还很小吧,才十六岁不到,这也太扯了。”
“是啊,太扯了。”宋墨秋的目光投向车窗外,面色却没有刚刚那种风轻云淡,实际上,这事情不扯,因为除了王禹知道的情况之外,这个案子之所以能让宋墨秋离开刑庭,也是因为宋墨秋多了一份恻隐之心,在这个贪污犯罪的罪犯死后,还是关心他女儿学习生活,多次出钱出力进行照顾。
而后,罪犯的女儿在接触过程中,也很是敏锐发现了她喜欢女生的情况,为了报复宋墨秋,转头告到纪委说她对自己图谋不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