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之地的道门还是有几分面子。
顾易表明身份。
当地村民看他打扮,再听他一嘴川蜀口音,基本不会拒绝。
一路上顾易除紫气灌顶之外,就是在研究《週游六虚》这本道门理论功法。
六虚之中其实有明確界限。
即形虚、气虚、窍虚、意虚、神虚、境虚。
『虚在道门理论之中是为极致。
所以六虚也是六种极致的境界。
后三虚中意虚、神虚、境虚实在太玄,顾易至今无法理解。
但前面三虚,这些日子每日诵读册子,再加上查阅道藏典籍,弄清楚了大半。
形虚中的形,当是指外形,並非外貌,而是外练肉身。
武道內外双修,外指的便是外练肉身,筋骨皮!
所以形虚视之为外功之极致。
顾易有些不解,这道祖功法,也太变態了。
外功极致是什么?
顾易不认为道祖功法说的“极致”是什么金钟罩、铁布衫之类外功能够达到的。
同样,气虚便是內功修为达到极致状態?
气虚之后窍虚应该是指体內三百多个窍穴,达到一种极致状態?
其他两种还好,虽然不知怎么算极致,但也有方向,练就好了。
但窍穴的极致虚境,又是什么?
筋骨皮可以打磨,內功可以积累,但窍穴又不是可以外化变现的东西。。。
这个暂时没什么头绪,便不再想。
形虚和气虚便是內外功夫,好练,好练!
那为什么不练呢?
因为没有功法啊!
顾易一路走,一路思索,没有太多头绪。
结果就在十日后,刚刚进入陕西路。
每日晨间打坐,思索六虚功,紫气从天灵灌溉。
这次似乎產生微妙变化,紫气透体並未向以往一样完全消失,而在脑海之中氤氳。
隨即经脉中一股细小气流猛然出现!
感受之中只比头髮丝粗一些,但异常活跃,在经脉之中乱窜。
但不算狂暴,反倒让经脉和身体通体舒泰。
他没有內功法门,不知道如何引导,只能任由这股气流自己游走。
不过顾易不理,它很快沉寂下来。
匯入丹田,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