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棠被小猫咪和小狗狗的形式可爱到了,这个视频简直太有趣了,。她自然没有着急换下一个视频,和诸朝观众们接着继续观看这个视频:“公主(猫面嘴巴一张一合):‘你偏向秦氏为何故?’包拯(狗面嘴巴一张一合):‘只为她~南衙来鸣冤’(1)”秦朝。嬴政挑眉:“鸣冤?”这种新奇的戏剧表演方式,当他看到的第一眼,直接瞠目结舌,居然还可以这样?但紧随其后,他的思路立刻打开,这好啊!一唱一和,律法就可以在案情中表演,让百姓易于接受和理解律法。那秦律是不是也可以……虽然,大秦,现在的确做不到这样子的猫面和犬面的,难以想象这究竟是如何办到的。可关于这样的故事,却可让人来出演却是可以做到的啊!大秦统一之后,这也可以成为增强一些人对大秦认同感方式……嬴政眼眸更加深邃,学习这样的方式,是不是可以让基层官吏的治理任务稍微减轻一些……越想,他心情越舒畅。忽然,嬴政想到,这个官员是判官,代表的是法;而与他争论的女子是皇族,皇族代表的是权。法与权的关系,的确是以法治国的难题!秦朝实施的是以法治国,虽说是要律法实施严格按照规范来,人的关系中的门道,永远是复杂的。虽然,嬴政可以肯定在自己所严格把持得中央朝廷集权之下,这种事肯定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可郡县制之下的基层,皇帝显然难以把控,即使自己每年都安排他们进京述职,即使还有时不时的书信交代,可……所以,这个故事的情节不难猜到。嬴政认为,这应该演绎的是律法治下,有权之人倚仗自己手中的权力或者与权力的某种关系而想逃脱律法制裁……而孟棠姑娘虽然在一开始,打开这个故事的演绎,被震惊到。但他觉得,对方的震惊只是因为这样的新奇方式,尤其被猫面和狗面的可爱所吸引。而不是对于情节。她学习的是未来华国的律法。根据这些信息,汇总——学法之人,尤其是正在读书的学法之人,最想看到的人人守法、犯罪者伏诛,以达到维护国家的秩序并追求公平和公正的目的。因而,他进一步得出结论,这个故事的结局应该是即使当权者,或者与权力联系紧密者犯罪,也应该伏法。这样才能让观看者的心情舒畅,证据就是孟棠此时的嘴角在上扬。除此之外,让更多人被自己对于律法公正对待被一个人的期待被实现而满足而高兴。那迎合多数人的需求,肯定是公正被践行到位!这样的律法传播方式,的确大有裨益!嬴政接二连三的对此发出感慨。事实又一次证明,高智商的人虽然会因为时代的存在而有认知局限性,但丝毫不耽误这类人对新奇事物或事件发生的后续如何如何的进一步猜测。视频的进度条循序渐进:“公主“依你说~你拿驸马~怎么办”包拯“论国法,我把他~腰断三截~腰断三截~滚油煎~(4)”孟棠看到此处不禁拍手叫好,包大人一如既往的公正啊!对于违法犯罪者,可不论身份高低贵贱!尤其,这人还是陈世美,一个负心汉,吃着老婆本,中状元被选驸马,害怕被发现中欺君之罪,为“销毁罪证”,却想把自己的老婆,也就是糟糠之妻杀掉,连让下堂都不愿意。陈世美,想维护自己的“冰清玉洁(对皇帝说自己没成亲过)”,只想要“除掉所有的痕迹”到最后,即使自己的亲生儿女也不放过,着实是猪狗不如的东西啊!孟棠,从小到大,每次看到《铡美案》,无论是电影版还是电视剧版,对这个经典的戏曲故事中的公主所作所为不理解的是,公主,明明是皇帝的女儿,身份在封建时代尊贵,而这个时代,礼节是为权力服务的。所以,对于陈世美这样一个渣男,还是杀人犯,为何一直被牵着走,为其隐瞒罪状,肆意用权,仅仅是为了皇家颜面?可陈世美这样对待供养自己读书的糟糠之妻,甚至不惜派人连杀掉自己的亲生儿女,这样一个没有基本人情的人,都会因为利益被放弃,最后甚至到要丢到性命的地步……这个公主不会自负到,觉得自己是皇族一员,陈世美没这个胆子吗?啊?!公主啊!身份如此尊贵,要什么样的男子没有啊!为何要吊在这个一棵“歪脖子树”上,不肯下来啊!哎!虽然皇家公主,嫁谁都是低嫁,在那个时代,还有比皇家更尊贵的人吗?肯定不能啊!不然,结构上如何实现中央集权,如何保证皇权至高无上的呢?可,也不能仅仅因为颜面俊秀,而失去理智连自己的生死都不顾吧!颜值那么重要,为了赏心悦目,让自己的安危都置之度外?!孟棠灵机一动,忽然意识到,怎么可能,或许这个公主想到的是,这个驸马能有今天全是靠自己,是生是死都是自己的人了,代表的是自己的面子,一切也算掌握在手里。自己可以打骂,但别人不能插手,尤其像包拯这样,拿着“鸡毛”当令箭!对于高高在上的皇家之人,律法讲究的多是,西周以来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这一套。自己可是皇族,是封建时代统治集团的内部人员,律法治理规范或者管束的对象只是下等人,哪里能牵扯到自己如此身份尊贵的人呢?!即使是狗,也不行!更何况是驸马。否则,自己的面子要往哪里放?!的确和嬴政猜测的一般,的确也如孟棠的猜测一般——“公主的下一句话是“驸马犯罪~你不能管~”(5)!诸朝观众人声鼎沸,视频中的短短几句话,就把情节背景交代了。:()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法考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