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里瞬间安静下来,连最调皮的孩子都被大人“嘘”声制止,十几双眼睛一眨不眨地聚焦在那100寸的屏幕上。
只见洛妈妈和二舅几乎同时举起了手机,镜头对准电视,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角度,生怕手抖拍糊了。
洛小姨则直接开启了录像模式,嘴里还小声念叨着:“录下来录下来,以后可以反复看!”
洛爸爸虽然没拍照,但腰板挺得笔直,脸上是掩不住的骄傲,目光紧紧追随着女儿的身影。
这短短四五分钟的歌曲,对于这群并非专业、甚至对这首歌都不太熟悉的亲友团来说,完全是一场视觉盛宴。
他们沉浸在洛子卿精致的妆容、华美的礼服和得体的仪态中,至于那细微的、专业领域可能介怀的跑调,根本无人察觉。
节目刚一结束,客厅里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七嘴八舌的夸赞,气氛比电视里的掌声还要热烈。
“好啊!唱得真好!”洛大伯中气十足地带头称赞,用力鼓着掌。
“我们子卿就是稳当,站在台上一点都不怯场,这气质,绝了!”二舅妈一边回看自己刚拍的照片,一边啧啧称赞。
洛妈妈的小妹——洛小姨更是带着点“自家孩子最好”的滤镜,仔细比较道:“那是!你看我们子卿,多漂亮多大气!”
角落里,洛小姨刚上初中的女儿,双手托着腮,眼睛亮晶晶的,还沉浸在刚才的画面里。
她看着电视里已经切换掉的画面,喃喃自语:“子卿姐姐真的太好看啦……穿的裙子也漂亮,站在舞台上会发光一样……当大明星真好呀!”
少女的心里,一颗名为“向往”的种子,似乎正悄悄萌芽。
满屋的喧闹与自豪中,只有那位刚被父亲训斥过的堂弟,趁着大家不注意,又悄悄缩回角落,重新点亮了手机屏幕,躲进了他的游戏世界。
对他来说,明星姐姐的璀璨人生固然令人羡慕,但眼下的“五杀”似乎更具吸引力。
已是凌晨两点,除夕的喧嚣渐渐沉寂。但机场出口处,洛爸爸和洛妈妈翘首以盼的身影却格外醒目。
看到女儿拖着行李箱走出来,两人立刻迎了上去。
“爸!妈!不是说了不用来接嘛,这么晚了!”洛子卿嘴上埋怨着,眼底却满是笑意,快步上前挽住了父母的手臂。
“你一个人这么晚回来,我们哪能放心。”洛爸爸接过女儿的行李箱,语气不容置疑。洛妈妈则仔细打量着女儿,心疼地摸了摸她的脸:“累坏了吧?脸色看着有点白。”
“还好啦,在飞机上睡了一会儿。”洛子卿依偎在妈妈身边,感受着久违的亲情环绕,一天的疲惫仿佛都消散了不少。
一家人说说笑笑地回到家。
推开家门,屋子里还残留着些许热闹过后的气息——茶几上摆着没来得及完全收好的果盘和糖果包装,空气里混合着各种零食的余味。
那些拥挤的欢声笑语已然散去,偌大的空间恢复了平日的宁静,但被父母的爱意填满,是一种别样的、深入骨髓的温暖。
洛子卿一走进客厅,目光立刻就被那面“电视墙”吸引了。
巨大的屏幕在昏暗的光线下依然存在感十足。
“哇哦!”她忍不住惊叹,换上拖鞋就走了过去,伸手比划了一下,“爸妈,这就是你们新买的‘巨幕’啊!这也太大了吧!”
洛妈妈一听,立刻眉开眼笑,带着几分炫耀的语气:“可不是嘛!就是为了今天看你上春晚才特意换的!你想想,刚才你大伯、舅舅、小姨他们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就坐在这儿,”
她指着沙发和地上的垫子:“用这个电视看你的节目!那效果,跟在小影院似的,别提多清楚了!”
听到“看节目”,洛子卿脸上兴奋的表情瞬间掺进了一丝赧然,她摸了摸鼻子,有点不好意思地小声问:“那……大家岂不是都听到我第一句跑调了?”
“跑调?”洛爸爸正在放行李,闻言诧异地回过头,脸上是货真价实的疑惑,“你跑调了吗?没有啊!我跟你妈,还有你大伯他们,都觉得你唱得特别好!声音清亮,站得也稳,我们都使劲给你鼓掌呢!谁说你跑调了?肯定是电视信号问题!”
洛爸爸说得斩钉截铁,眼神里没有丝毫作伪,他是真没听出来,或者说,在父母骄傲的滤镜下,那一点点瑕疵早已被自动美化,甚至根本不存在。
看着爸爸一脸“我女儿最棒”的笃定模样,洛子卿心里那点小小的尴尬和沮丧瞬间被一股暖流冲散,化为了忍俊不禁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