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心里自得,但口中却谦虚道:“我比我爹还差的远呢。”
“老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好好学早晚能继承你爹的本事。”郁妈妈鼓励的说道。
说罢,又道:“已经午时了,你快去大厨房吃饭吧,去晚了可就没好菜了。”
黄芪这才出来药库。没想到方秀萍竟然在门口等她,没有提前去吃饭。
“我听说你一早上都在干活,很辛苦吧?”一见到黄芪,不等她说话,方秀萍就问道。
“还好,郁妈妈让我分拣药材。”黄芪倒没有觉得多辛苦,反而觉得这是个难得的实践的过程。
方秀萍却不相信,“那些药材味道难闻得很,我一靠近药库就直泛恶心。还好我跟的是桂枝姐姐,她人特别好,早上只让我守着炉子熬药,并不做别的。”
黄芪看了她一眼,心里摇摇头。在她来,她们这种被分在药库当差的丫鬟,相当于技术工,如果能早点学到一星半点的本事,以后才能提等长月钱,才有前程。
若是一直做杂活,岂不是要一直当最低等的杂役?
不过,人与人相处最忌交浅言深,她并未出言提醒方秀萍。
两人一路结伴到了大厨房,果然已经迟了,在锅灶前盛饭的婆子拉着脸说道:“怎么不早些来?中午没饭了,晚上再来。”
“这才正午一刻,哪里就迟了,没饭了,难道不是你们做的不够吃?”方秀萍气的上前理论。
灶前的婆子见了,冷笑道:“哟,哪里来的这么不懂事的丫头,这大厨房的米都是按照夫人定的量下的锅,你觉得不够吃,去找夫人说去。”
方秀萍当然不敢找夫人去,顿时气的脸色通红。
黄芪忙拉住她,低声道:“算了。我有个姐妹在大厨房当差,我们去找她,看能不能匀出两碗饭来。”
方秀萍这才气呼呼的跟着她出来,恨恨的骂道:“这老巫婆,早晚要她好看。”
黄芪摇摇头,出去外面找了小丫头,向她打听秋玲的去向。刚才她在大厨房并没有看见秋玲和她娘。
“王大娘带着秋玲姐姐去三姑娘院里了。”
黄芪摸不准秋玲和她娘什么时候回来,又怕耽误了下午上差,正犹豫着要不要先回去,就看见秋玲和她娘一后一前的过来了。
“芪姐儿,你怎么来了?”秋玲看见黄芪很是高兴。
“我来看看你。”黄芪笑着迎上去,拍了拍秋玲的手,又对王小妮问好,“王大娘好。”
“是芪姐儿啊。”王大娘收敛了眉间的郁气,强笑着问道:“今天第一天上差,可还好?”
“郁妈妈待人很和气。”黄芪笑着回了一句,随即就说了刚才在大厨房发生的事。
王小妮一听,不由的凝眉骂道:“那老货欺负你们是新来的,故意克扣了你们的份例。走,今儿灶上蒸的冬笋豆腐还有剩的,你们先吃了饭,下午还要上差呢。”
“多谢您了。”黄芪面露感激的说道。
秋玲拉了黄芪的手,说道:“这有什么,快来吧,正好我也还没吃,咱们一起吃。”说完,又招呼方秀萍。
大厨房一共三个灶头娘子,王小妮擅长做面食和各种腌菜酱菜。因此她的灶头周围放满了各种瓷坛和陶瓮,不过味道并不难闻,反而有种独特的酱香味。
她给黄芪和方秀萍一人盛了一海碗冬笋蒸豆腐,上面还放了一撮青红椒和雪里红腌制的酸菜,又给两人一人塞了一个大馒头,说道:“吃吧,不够了还有。”
黄芪这会儿已经饿的狠了,闻言忙咬了一口馒头就着冬笋豆腐吃起来。边吃还边伸出大拇指,赞道:“王大娘,您这馒头蒸的真好,不就菜我都能吃两个呢。”
王小妮高兴的什么似的,说道:“你这丫头就是嘴甜,喜欢就多吃点。”
这时,秋玲端了自己的饭过来,却是一碗汤面片。
“我娘的馒头真有这么好吃?”她怀疑的问道,“反正我是吃不出来你说的什么松软的麦香味,我还是吃面片吧,今天我娘给三姑娘做的鸡汤面片剩了许多,院里的姐姐们又不吃,正好便宜了我。”
听到秋玲的话,黄芪想起方才那个小丫头说王小妮去三姑娘院里的事,于是小声问了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