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多人的大厂,光是为这八千人提供的餐饮、娱乐活动就带动了一大批产业。
比如在电缆厂所在的城郊镇上,以前就是一个正常的小镇子。
有那么几家小超市和一些小卖部,当然还有一些早餐店和饭店之类的。
像是理发店、衣服店之类的这种“必须品”都有几家。
除此以外也没别的,毕竟体量很小,镇子也不大。
这在北方来说倒是挺常见的,不像是南方的那些大镇子。
但自从电缆厂开在这里之后一切就红火了起来。
镇子里的这些本来半死不活的各种小店也都热闹了起来。
最开始的电缆厂就八百多人。
但慢慢的开始发展扩张,周围镇子里的大部分年轻人们都进入了厂子里面打工。
包括石马镇上的年轻人们。
大家都在哲通拿着相对来说比较高的工资。
兜里有钱了,那消费自然要跟上。
大家时不时的放假了得去县城,也就是林城去潇洒一番。
一些聪明的人也嗅到了商机。
开始在电缆厂所在的城郊镇上开设一些店铺。
慢慢的,这城郊镇上火锅店有了、网吧也开了起来。
后来甚至开了几家ktv和足浴店。
镇上的这些人哪怕没有进入哲通工作的,也可以把房子租出去。
靠着租金将收入提高了不少。
镇子上的租金都上涨了不少。
大家日子也都过得好了起来。
……
现在哲通欧陆厂区仓库里面,林哲面前的电缆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国内的哲通电缆厂运过来的。
还有大概百分之六十左右就是在欧陆买的。
倒不是林哲不想百分百使用哲通电缆。
现在哲通电缆一直都是集团专供,所有的产能都提供给了集团。
不管是标准还是质量哲通都做到了行业内顶尖。
包括欧陆这边的标准也是符合的。
但确实产能没那么大,现在电缆厂供应国内那么多地区已经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更别提现在日益在扩大的海外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