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父亲的应允,于航很快便说服了堂哥于力。于力是他们村里屈指可数的舵手,自从村里的渔船减少到三西艘,船上的舵手便也就那么五七八个,剩下来的就全都是渔民了。
每次出海,也都是几个村子团结起来,一起在海岸聚拢成船队,然后有经验丰富的船带领着,集体出海。
于航得知自己被允许出海后,心情异常激动,仿佛心中的梦想终于要成真了。他迫不及待地开始筹备出海的各项事宜,每天都充满了干劲和热情。
白天,他会早早地到渔船上,主动帮忙整理和搬运航程所需的物资。同时也会与堂兄一起认真检查和维护保养机械设备,确保无一处遗漏或损坏。无论是沉重的渔网还是小小的拖钩,他都会小心翼翼地对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搬运过程中,他总是争抢着承担最重的工作,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
夜晚,于航也不闲着。他会和其他渔民们聚在一起,围坐在餐桌旁,一边喝着热茶,一边交流着出海的经验和技巧。他虚心地向老渔民们请教,认真倾听他们的建议,并用心记录下来。大家都被他的好学精神所打动,纷纷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互相交流探讨。
短短几天时间,于航的努力和转变被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知他不再是那个无所事事的年轻人,而是一个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好青年。首到这时他的家人才知道,他之所以如此并非转变,实乃其心之所向,真我之所在。
终于,渔船出海的消息确定下来了。这个消息像一阵春风迅速传遍了整个村庄。村里村外的人们都开始忙碌起来,身强体健的渔民们忙着检查渔船、整理渔具,而渔家妇人们则在家里准备各种食物和生活用品。每家每户都像是要过年一样,充满了朴实和温馨的氛围。
出海的这天,天空湛蓝,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几十条渔船在码头一字排开,整整齐齐几公里甚是壮观。更为壮观的是码头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有的的纯属看热闹,有的是来为家人送行,于航的父母姐姐们都在人群中。这种场面,不知道的还以为有庙会,也只有渔家的孩子知道,这一年一度送行,是牵挂也是期待。
于航和父亲以及堂哥一起辞别家人,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登上了那艘属于他们的大船。停泊在港口的船队,宛如屹立于海面上的城堡,比肩而立,巍峨而庄重。
船队在经验丰富的老船长的引领下,缓缓地驶离了码头。每一艘船都像是被赋予了使命一般,前后驶离码头,忽地,船头划破水面,激起万千朵浪花。
在出港之际,渔船仿若接收到指令一般,前后相继拉响笛声。这低沉浑厚的笛声,是所有渔人们无言的回应,他们以此向家人道别,让家人放心,用不了多久,他们必将满载而归。几十条船的笛声相互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雄浑壮阔的交响乐,这乐声在海面上空,在送行的人们心上,久久地、久久回荡。
起航了,于航站在船头,感受着海风的吹拂。原本晴朗的天空此刻显得更加明亮了,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一望无际的大海展现在他的眼前,波涛汹涌的海浪拍打着船舷,发出阵阵轰鸣。
于航静静地伫立在船舷旁,凝视着远方翱翔的海鸥。它们沉稳地飞翔在天空中的姿态,恰似此刻自己的心境,时而俯冲下海,时而振翅高飞。于航心中满是喜悦,愿望达成的他恰似这只海鸥,令人艳羡,向着自由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