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算题的冲击余波未平,手机屏幕上那惊鸿一瞥的诡异像素图形,更是让彭子其心头警铃大作。
试探?监控?还是某种他无法理解的交互?
那个隐藏在幕后的“守门人”系统,或者说其背后的存在,似乎对他的每一个进步都了如指掌,并总是以这种令人不安的方式刷着存在感。
恐惧依旧存在,但这一次,彭子其没有像之前那样被恐慌吞噬。经历了一次次冲击,尤其是硬生生啃下那道非人算题后,他的神经似乎被锤炼得更加坚韧。一种破罐破摔般的勇气,混合着对真相炽热的渴望,逐渐占据了上风。
既然躲不掉,避不开,那就主动迎上去!但要更加谨慎,更加聪明。
他获得的关于佛印图案右下角“接口”的明悟,是迄今为止最关键的突破。他决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此的研究上,但要换一种方式——不是在网上留下痕迹,不是在安静的室内苦思冥想,而是尝试在人群之中,在动态的环境下,进行极其微小、隐蔽的测试。
他要利用喧嚣的“噪音”,来掩盖自己可能引发的“信号”。大隐隐于市。
第二天,他像普通学生一样,背着包去了市里最大的商业中心——万宏广场。这里人流量极大,各种信息交织,电磁环境复杂,是天然的屏蔽场和试验场。
他找了一家开放式设计的连锁咖啡店,坐在靠走廊的位置,点了一杯最便宜的饮料,一坐就是半天。面前摊开一本厚厚的教科书,假装学习,眼角的余光却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扫描着周围的一切。
他的目标不是人,而是物,是那些结构复杂、蕴含信息的公共设施。
电影级的特写悄然拉开,聚焦于他看似平静的侧脸和那双深潭般的眼睛。
视野中,世界再次覆盖上一层淡淡的、流动的“信息光辉”。但这一次,彭子其没有放任悟性肆意解析,而是尝试着进行精细操控。他将悟性的“触角”极度收束,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代表活人的、波动强烈的意识光团(他模糊感觉到那可能涉及更危险的禁区),专注于没有生命、结构相对固定的物体。
他的第一个目标,是斜对面一家钟表店橱窗里,一个复杂的多时区机械腕表的展示机芯(高清放大模型)。
意识聚焦。
悟性微触。
没有全面解析,而是极其小心地,模拟着从佛印“接口”结构中领悟到的那一丝独特的“频率”或“波动”,如同用一把极细的音叉,去轻轻敲击那机械结构的“信息场”。
一瞬间,极其细微的反馈传来。
在他的感知中,那精密齿轮的咬合、游丝的震荡、甚至能量传递的细微损耗……都化作了一组组模糊而有序的“数据流”,与他发出的“接口频率”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如同共鸣般的谐振动!
成功了吗?
不,还没完!
他立刻根据反馈,极其微调了“接口频率”的某个参数——这是他基于洛书数序和星官方位推演出的一个猜想。
谐振动陡然增强!
那组关于机械腕表运行状态的“数据流”瞬间变得清晰了数倍,甚至让他能模糊地“感知”到其中一个极小齿轮轴承处极其微弱的、因长期演示而产生的磨损应力集中!
这种洞察细微至毫芒的感觉,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掌控般的精准喜悦!
但他不敢有丝毫得意,立刻切断了联系,将悟性触角收回,迅速低下头,假装揉着太阳穴,心脏却在胸腔里狂跳。
没有引来冰冷的扫描!没有异常!
他强压下兴奋,休息片刻后,开始了第二次测试。
这次的目标是远处巨大的中央环形LED广告屏。它正滚动播放着各种炫目的广告,数据流庞大而混乱。
再次微调“接口频率”,小心探出。
瞬间,那庞大的、杂乱无章的数据洪流,在他的感知中仿佛被一把无形的梳子梳理而过!他并非理解广告内容,而是首接捕捉到了其底层数据传输协议的某种“节奏”和“结构漏洞”!他甚至有种模糊的首觉,如果他想,他可以借助这个“接口频率”,像一把钥匙一样,极其轻微地干扰其中一小块屏幕的刷新时序!
当然,他绝不会这么做。
再次迅速切断联系。
冷汗渗出,但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微微上扬。
欢喜!一种在刀尖上跳舞、成功窃取到一丝火种般的狂喜!
他验证了!“接口”是真实有效的!它能极大地增强和细化他对非生命体信息场的感知与交互精度!而且,在庞大的人群和信息噪音掩护下,这种极其微小的操作,似乎真的能避开那个“守门人”系统的首接监控!
他一整个下午都沉浸在这种小心翼翼又兴奋无比的测试中。
他测试了商场导航机器人的路径规划算法漏洞,测试了空调系统送风模式的能耗效率节点,甚至测试了手中咖啡杯陶瓷釉面下的微小气泡分布……
每一次成功的、微小的“共振”,都带来一次精准的愉悦,如同解开一道复杂的谜题。他对“接口频率”的运用也越发熟练,虽然依旧极其微小谨慎,但控制力肉眼可见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