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偃留下的玉简触手温凉,仿佛承载着星穹一脉千年的沉淀。彭子其没有急于探入心神,而是将其郑重收起。他深知,知识的汲取需要宁静的心境与合适的时机,如同星辰的运转,自有其节律。
接下来的日子,彭子其的生活似乎回归了某种更具深意的“平凡”。课堂、图书馆、宿舍、食堂,西点一线,规律得如同精密钟表。但在外人无法窥见的层面,一场静默的蜕变正在持续。
他的星穹变异正式开启。这种变异并非形态的改变,而是内在感知与能量本质的升华。意识核心处那枚星光符印,如同一个微型的宇宙奇点,无时无刻不在与他周身窍穴乃至更广阔的天地进行着极其细微的能量交换。尤其是在夜晚,当他仰望星空时,能清晰地“感觉”到亿万星辰洒落的辉光,并非均匀铺洒,而是如同拥有生命的涓流,主动向他汇聚,渗入肌肤,滋养着符印,也淬炼着他的精神与体魄。
这种“星辉共鸣”带来的并非力量的粗暴增长,而是一种底蕴的加深和灵性的通透。他不需要刻意修炼,呼吸吐纳间,便自然契合某种星辰韵律,精神力变得更加凝练悠长,身体虽未变得肌肉虬结,却有一种内敛的、如星核般沉凝的坚实感。这是一种根基性的强化,带来的是一种踏实而恒久的成长之喜。
他对周遭世界的感知也愈发精微。不仅能“看”到能量流动,更能模糊地“听”到万物散发的微弱“信息场”。一本古籍承载的岁月低语,一块顽石记录的地脉颤动,甚至是一滴雨水蕴含的天空记忆……这些庞杂的信息如同背景噪音,若在以往会干扰心神,但现在,星穹符印自带一种强大的“信息过滤与解析”功能,能让他专注于想感知的部分,忽略无用杂波。这种仿佛能与万物“对话”的能力,让他对“道在万物”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他将更多时间泡在图书馆,不仅看专业书籍,也开始涉猎天文、地质、古生物甚至民俗传说。星穹符印赋予他的超强理解力和信息整合能力,让他学习效率惊人。他像一块贪婪的海绵,吸收着人类文明的知识结晶,并尝试与自身感悟的宇宙法则相互印证,常常能获得豁然开朗的悟道之喜。
这天下午,他正在古籍区翻阅一本关于本地山脉地质变迁的孤本县志,指尖拂过发黄纸页上关于“坠星坡”的模糊记载时,意识中的星穹符印忽然轻轻悸动了一下!
一股极其微弱、却异常古老苍茫的“呼唤感”,顺着指尖,若有若无地传递而来。这感觉并非声音,更像是一种同频的共振,仿佛来自地底深处,与符印蕴含的某种星穹特质产生了遥远的呼应。
“坠星坡……”彭子其记下了这个地名,县志上只说那是城西百里外一片人迹罕至的丘陵,因古人曾见流星坠落于此而得名,并无更多详述。但这符印的悸动,让他意识到那里绝不简单。或许埋藏着与星辰相关的古物,甚至是……失落己久的星穹传承线索?
他没有贸然行动,将这份感应默默记在心中,列为需要探寻的目标之一。
平静的校园生活下,暗流并未止息。彭子其能隐约感觉到,有几道来自百炼门的窥视目光,如同阴冷的毒蛇,偶尔会扫过自己。但他们似乎慑于韩偃的警告和彭子其自身日渐深晦的气息,并未再像竹林那次般首接挑衅,只是保持着监视。这种如芒在背的感觉,让彭子其不敢有丝毫松懈,反而更加专注于提升自身。
同时,他也开始留意校园内可能存在的其他“同类”。在韩偃留下的玉简信息中,他了解到,除了守气宗、百炼门、千幻阁这类传承悠久的隐世宗门,世间还散落着一些偶然觉醒异能或因奇遇获得能力的“散修”,以及一些研究超自然现象的官方或非官方组织。大学作为知识精英汇聚之地,出现这类人物的概率并不低。
他的灵觉很快锁定了一个人——历史系一位姓陈的老教授,专攻先秦考古,据说性格孤僻,常年泡在考古研究所的标本库。彭子其在一次旁听其讲座时,敏锐地感知到老教授身上散发着一种极其内敛、却与大地脉络紧密相连的沉静气息,不同于百炼门的锋锐,也不同于千幻阁的诡变,更类似于一种“守护”与“沟通”的力量。老教授看待那些出土文物的眼神,不像是在看死物,更像是在与时空另一端的文明对话。
“这或许是一位拥有‘土’或‘古物亲和’类能力的散修,或者与某个隐秘传承有关。”彭子其暗自揣测,但没有主动接触。在摸清对方底细和立场前,保持距离是明智之举。
这天傍晚,彭子其刚从图书馆出来,准备去食堂,却在路过教学楼旁的布告栏时,被一张新贴的海报吸引了目光。
海报设计古朴,背景是深邃的星空图,标题是《星之回声:跨学科古天文与地外文明猜想研讨会》,主办方是校天文社和一个名叫“寰宇古今研究会”的学生社团。让彭子其驻足的,并非研讨会主题本身,而是海报右下角那个“寰宇古今研究会”的徽标——一个极其简练的、由七颗星点连接成的勺状图案,与他意识中北斗七星的星图投影,有着惊人的神似!而且,那徽标似乎并非普通印刷,而是蕴含着极其微弱的、类似星辉的能量印记!
“这个社团……”彭子其心中一动。是巧合?还是这个研究会,与星穹一脉,甚至与那“坠星坡”的感应有所关联?
他记下了研讨会的时间地点:明晚七点,人文学院报告厅。
电影级特写悄然聚焦于彭子其的双眼。在他深邃的瞳孔中,倒映着那星空海报,但其深处,仿佛有更复杂的星轨缓缓流转,与那徽标产生着微妙的共鸣。他的欢喜意识在接触到那徽标蕴含的微弱星辉时,泛起一丝愉悦的涟漪,仿佛遇到了同源的气息。这种发现潜在同道的探索之喜,混合着对未知的好奇,让他对明晚的研讨会充满了期待。
然而,就在他转身欲走时,眼角余光瞥见布告栏的阴影处,一个穿着兜帽衫的身影快速闪过,气息阴冷熟悉——是百炼门的眼线。显然,他们也注意到了这张海报,或者,更准确地说,注意到了彭子其对这张海报的关注。
“看来,明晚不会太平静了。”彭子其面色不变,心中却己提起警惕。百炼门像附骨之蛆,绝不会放过任何可能与他获得传承相关的线索。
他去食堂简单吃了饭,回到宿舍后,终于静下心来,将精神力探入了韩偃所赠的玉简。
轰!
大量信息涌入脑海,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序地分为几个部分:
·《星穹基础观想法》:如何更高效地引导星辉,淬炼精神,巩固符印。
·《星辰符文初解》:介绍一些最基础的、利用星力构筑具有特定效果的能量符文的方法,如“微光”(照明)、“静心”(宁神)、“坚韧”(临时防护)等。
·《星步入门》:一种玄妙的步法,据说修炼到高深境界,可缩地成寸,甚至短暂借星光遁行。
·《守气宗戒律》:强调“守正辟邪,护道安民”,不得滥用能力,不得恃强凌弱,不得轻易向凡人显露神通等。
·《宗门杂录》:零散记载了一些修真界的常识、主要宗门(如百炼门、千幻阁)的特点与禁忌,以及一些己知的秘境、险地传闻。
信息量庞大,但彭子其悟性极高,又有星穹符印辅助,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知识,尤其是《星辰符文初解》和《星步入门》,这将是提升他实战能力的关键。
他尝试着在掌心勾勒最简单的“微光”符文。意念集中,丝丝星辉自符印引动,汇聚于指尖,随着他手指的划动,一个由微弱星光构成的、结构精妙的符文缓缓成型,散发出柔和的光芒,照亮了书桌一角。
成功!
虽然只是最基础的照明符文,但第一次尝试便成功,还是让他感到一阵创造的喜悦。这标志着他对星穹之力的运用,从本能感悟迈向了有法可依的新阶段。
他熄灭了符文,开始研习《星步入门》。步法看似简单,却蕴含玄机,需要步伐与呼吸、意念高度统一,调动星力辅助移动。他在宿舍有限的空间里缓缓踏出第一步,身形竟产生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模糊感,仿佛要融入周遭的光影之中。
“好奇妙的步法……”彭子其心中赞叹,更加专注地练习起来。
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彭子其结束修炼,站在窗边,望着浩瀚星空。守心令在怀中散发著令人安心的微温,玉简中的知识在脑海回荡,明晚研讨会的期待与潜在的危机感并存。
星穹之路,己正式铺开。前路有星光指引,亦有暗影随行。但他内心平静,充满力量。
他知道,明天的研讨会,或许就是一切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