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放生池的管理比想象中复杂。不仅要保持水质清洁,还要注意不同物种的和谐共处。彭子其热情过头,一下子往池里放了太多鱼,导致氧气不足,几条金鱼翻起了白肚皮。
紧急抢救后,彭子其虚心请教有经验的师兄,学习了养鱼知识。他还创新性地发明了“念佛供氧法”——一边给水池增氧一边念佛,说这样能增加水的正能量。
没想到这方法还真有效,鱼儿们不仅活蹦乱跳,似乎还特别有灵性,听到念佛声就会聚集过来。这一奇观吸引了不少香客,放生池成了寺里的新“景点”。
彭子其得意之余,又突发奇想:能不能训练鱼儿听指令?经过几天努力,他真的成功让几条金鱼形成了条件反射——听到敲击声就会排成一队游动。
周六放生日,彭子其准备炫耀这个“奇迹”。然而当众演示时,鱼儿们却完全不配合,乱成一团。香客们善意地笑起来,彭子其尴尬地挠头:“它们今天可能有点害羞。。。”
突然,一条调皮的金鱼跃出水面,不偏不倚正好落进小胖的衣领里。小胖吓得又蹦又跳,好不容易把鱼抖出来,自己却脚下一滑,“噗通”一声跌进池中。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大笑。彭子其赶紧去拉小胖,却被小胖慌乱中拽了下去。两人在池中扑腾,鱼儿们在身边游窜,场面滑稽无比。
最后还是明心师兄拿来竹竿,把两个“落汤鸡”捞了上来。方丈闻讯赶来,看到两人狼狈的样子,忍俊不禁:“你们这是在演示‘同甘共苦’吗?”
这场意外反而让放生活动气氛更加轻松欢乐。香客们纷纷表示,这是他们参加过最有趣的放生。
晚斋时,彭子其和小胖成了大家调侃的对象。小胖羞得恨不得把脸埋进碗里,彭子其却毫不在意,还活灵活现地讲述落水感受:“那一刻我仿佛与鱼儿们心灵相通了!”
睡前,彭子其照例打坐反思。他想起今天的糗事,不仅不觉得难堪,反而心存感恩——修行不就是在日常笑泪中体悟真理吗?
第二天,彭子其接到一个特殊任务:陪同扎西喇嘛前往附近小学开展佛教文化讲座。这本来是个庄重的活动,但有了彭子其的参与,注定不平凡。
讲座中,扎西讲到轮回概念时,彭子其自告奋勇要演示“六道轮回”。他找来几个小朋友扮演不同道众生,自己则扮演“无明”导致轮回的力量。
演示到高潮处,彭子其需要带着“众生”转圈象征轮回。结果转得太投入,一不小心绊到电线,连带扎西和一群小朋友摔作一团。
孩子们非但没吓哭,反而觉得好玩极了,咯咯笑成一团。扎西喇嘛无奈地整理袈裟,用藏语嘟囔了句什么,大概是“这小子真是业障重重”。
讲座结束后,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都对佛教产生了浓厚兴趣,围住扎西问各种天真可爱的问题。校长感谢道:“从来没见过孩子们对宗教课这么热情!”
回寺的路上,扎西对彭子其说:“你知道吗?有时候意外和不完美反而能打开人们的心扉。”
彭子其若有所思:“就像莲花出自淤泥?”
扎西点头微笑:“你开始懂了。”
一周后的深夜,寺里发生了一件怪事:多个僧侣报告说看到“鬼影”。就连平时最大胆的明心师兄也说看到了“白影飘过”。
寺内人心惶惶,甚至有年轻沙弥不敢起夜。方丈派彭子其调查此事,说这是对他修行的考验。
彭子其虽然心里发毛,但还是硬着头皮接下了任务。他拉上小胖做伴,两人半夜埋伏在“闹鬼”最频繁的藏经阁附近。
夜深人静,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都显得诡异。小胖吓得首哆嗦:“子其,咱们回去吧,万一真遇到鬼。。。”
话音未落,一个白影果然从远处飘过!小胖“嗷”一嗓子抱住彭子其,两人一起摔进灌木丛。
彭子其定睛一看,发现那“鬼影”似乎有点眼熟。他鼓起勇气追上去,终于在一处转角堵住了“鬼”——竟然是李薇!
“李薇?怎么是你?”彭子其惊讶地问。
李薇不好意思地解释:她为了研究古代仪轨,偷偷在寺里模拟一种失传的祭祀舞蹈,又怕被人笑话,只好半夜练习。那“白影”其实是她的白色研究服。
真相大白,三人相视而笑。小胖虚脱地坐在地上:“吓死我了。。。差点以为真要见鬼了。”
彭子其却灵机一动:“李薇,既然你都练了,不如正式表演给大家看?一定很精彩!”
在李薇的坚持下,彭子其和小胖也被拉去当“陪练”。于是深夜的寺院里,经常有三个“白影”在月光下手舞足蹈,不知道的还真以为闹鬼。
周末,李薇的祭祀舞蹈正式亮相,惊艳全场。她特意将舞蹈献给寺院的护法神,感谢这段时间的收留和教导。
方丈欣慰地看着这一切,对彭子其说:“你看,恐惧源于未知,智慧源于理解。这就是修行的意义。”
一个月过去了,彭子其的修行生活有笑有泪,有成功有失败,但每一天都充满收获。他渐渐明白,修行不在高深莫测的神通变化,而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然而,他体内那股特殊能量仍然偶尔躁动不安。一天打坐时,彭子其突然感到一阵剧烈头痛,眼前闪过奇怪的画面:一座陌生的雪山,一条蜿蜒的小路,还有一个模糊的身影在呼唤什么。。。
当他向方丈描述这个体验时,方丈面色凝重:“该来的终于来了。子其,准备好,你的真正试炼即将开始。”
彭子其既紧张又期待。他知道,前路的挑战将更大,但只要保持欢喜心,没有什么困难无法克服。
窗外,晨钟再次敲响。彭子其深吸一口气,脸上绽放出灿烂而坚定的笑容。
新的一天,新的修行,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