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师兄气得首跳脚:“彭子其!你是帮贼还是帮我们啊?”
小胖更惨,因为能量冲击,一整天都觉得头晕目眩,看什么都有重影。
方丈得知后,严肃地批评了彭子其:“能力不足就贸然行动,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造成更大危害。从今天起,暂停能量训练,先去藏经阁抄经静心!”
彭子其垂头丧气地接受了惩罚。在藏经阁抄经的日子里,他反思了很多。他意识到自己太急于求成,忽略了修行的根本是修心养性,而非神通变化。
抄经之余,他主动帮助管理藏经阁的净慧师叔整理古籍。净慧师叔虽然严格,但知识渊博,在整理过程中传授了他许多佛学知识和人生智慧。
一天,他们在整理一批受损经卷时,发现了几卷关于古代能量修行的秘本。净慧师叔允许彭子其阅读学习,但告诫他:“这些秘法重在心性修养,而非技巧操作。心不正,术必邪。”
彭子其如获至宝,刻苦研读。他发现古代修行者特别强调能量的平衡与和谐,讲究“顺势而为,借力发力”,而非强行控制。
与此同时,寺里发生了一件怪事:多位僧侣出现莫名的疲倦乏力,连平时精力充沛的明心师兄也提不起精神。方丈请来医生检查,却找不到生理原因。
彭子其运用新学的知识感知,发现寺院的能量场出现了异常波动,似乎某种负面能量正在聚集影响大家。
他向方丈汇报了这一发现。方丈沉思后说:“这可能与后山的异常有关。自从那些贼人出现后,寺院的能量场就不太稳定。”
彭子其自告奋勇要调查此事。方丈考虑后同意了,但要求明心师兄陪同,且不得擅自使用能量技巧。
调查中,彭子其发现后山一处地方能量异常强烈。进一步探查后,他们找到一个被遗落的奇怪装置——似乎是一种能量干扰器!
显然,那晚的贼人不是普通小偷,而是有针对性的破坏者。他们可能在寻找经筒相关的秘密。
彭子其立即向方丈汇报。方丈面色凝重:“该来的还是来了。经筒虽己融入人心,但它的智慧和能量仍然吸引着各方势力。”
寺院加强了安保,但僧侣们的状况仍未好转。彭子其焦急万分,忽然灵光一闪:既然负面能量能影响大家,那正面能量应该能抵消它!
他构想了一个“欢乐能量场”计划——组织大家进行集体诵经和欢乐修行,用正面能量冲散负面能量。
说干就干!彭子其说服方丈,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驱霾法会”。法会上,他不仅带领大家诵经,还加入了欢乐唱诵、轻松禅舞等环节,甚至让小胖准备了特制的“欢乐能量糕”。
起初大家将信将疑,但随着活动进行,欢乐的氛围确实驱散了连日来的压抑。彭子其巧妙引导众人散发正面能量,逐渐净化了寺院的能量场。
法会结束时,许多人感到神清气爽,多日的疲倦一扫而空。明心师兄拍拍彭子其的肩膀:“没想到你这套胡闹的方法还真管用!”
小胖得意地补充:“我的欢乐能量糕也功不可没!里面加了特制配方。。。”
彭子其笑着打断:“是大家的正念和欢喜心功不可没!能量只是载体,心才是根本。”
经过这次事件,彭子其对能量修行有了更深理解。他不再追求神奇效果,而是注重心性修养与能量平衡。
方丈看到他的成长,恢复了能量训练,但加强了心性指导。彭子其进步神速,学会了精准调控能量,甚至能帮助其他僧侣感知和调动自身能量。
一天训练中,心慧终于第一次清晰感知到了体内能量流动,激动得热泪盈眶:“原来这就是能量的感觉!像温暖的小溪,又像萌发的新芽。。。”
小胖也有了突破——他能将烹饪时的专注喜悦融入食物中,让食客不仅满足口腹,还获得心灵滋养。他的“欢喜罗汉面”成了寺院的招牌,甚至有人专程来品尝这“有能量”的素面。
彭子其为此特意为小胖创作了一首《厨禅颂》:“勺铲锅瓢皆是法,油盐酱醋总关禅。三餐不忘修行事,舌尖亦可悟真诠。”
夕阳西下,训练结束的彭子其独自留在静修林。他感受着体内平稳流动的能量,与周围环境和谐共鸣。林间微风拂过,带来远山的气息。
忽然,他再次感受到那股熟悉的召唤感——来自雪山方向的能量波动。这次更加清晰,似乎有什么在等待着他。
彭子其平静地微笑,内心没有了之前的忐忑,只有澄明的期待。他知道考验终会来临,但只要脚踏实地修行,保持欢喜心,一切都会是最好的安排。
回到寺院,他看见小胖正在厨房忙碌,明心师兄在指导心慧诵经,方丈与香客亲切交谈。。。一切都是那么平常而又充满生机。
彭子其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平凡中的不凡。修行不在远方,就在当下;神通不在体外,就在心中。
他拿起扫帚,哼着歌开始扫地。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僧袍随风轻扬。每一个动作都自然而然,却又蕴含着觉醒的力量。
远处的钟声悠扬响起,与他的歌声应和,仿佛在诉说着一个简单而深奥的真理:道在平常中,心净自然明。
修行路上的笑与泪,成长中的懵懂与觉悟,都融在这暮色钟声里,平和而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