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寺院还笼罩在薄雾中,彭子其己经在后院摆开了架势,准备练习新领悟的能量控制方法。他闭目凝神,双手缓缓画圆,试图引导体内能量如太极般流转。
“能量要像打太极拳,柔中带刚,刚中带柔。。。”他自言自语,动作却越来越像在跳街舞,最后干脆来了个即兴的太空步。
“彭子其!”明心师兄的怒吼准时响起,“你这是修行还是在开演唱会?”
彭子其赶紧收住动作,笑嘻嘻地说:“明心师兄早!我这是在实验‘动态能量冥想’,将修行融入生活嘛!”
明心师兄无奈地摇头:“方丈让你去一趟,说有重要事情。我猜和你的雪山计划有关。”
彭子其眼睛一亮,立即奔向方丈禅房。自从雪山归来,他一首在为探索师尊闭关地做准备,如今终于要有进展了。
方丈禅房内,除了方丈和扎西,还有一位陌生的老者。老者须发皆白,但目光如电,浑身散发着强大的能量场。
“子其,这位是青云道长,是一位隐修的能量大师,也是师尊的老友。”方丈介绍道,“他听说你要探索雪山秘境,特意前来相助。”
青云道长打量着彭子其,忽然出手如电,一指點向他的眉心。彭子其本能地调动能量防御,两股力量相撞,发出轻微的嗡鸣。
“不错不错,”道长收手微笑,“能量纯净,反应灵敏,就是控制还欠火候。像拿着火箭筒打蚊子,威力大但精度差。”
彭子其惊讶地发现,就这么一触之间,道长己经摸清了他的能量特质。他恭敬行礼:“请道长指点。”
于是,彭子其开始了为期一周的特训。青云道长的训练方法古怪又有效:让他在瀑布下打坐,练习在强大冲击中保持能量稳定;让他在迷宫中闭眼行走,依靠能量感知寻路;甚至让他在炒菜时精确控制火候,用能量而非灶火烹饪!
最搞笑的是“能量捉迷藏”训练——道长会隐藏自身能量,让彭子其凭感知寻找。有一次彭子其追着“能量信号”跑了大半个寺院,最后发现源头是厨房里小胖新烤的能量饼干!
特训期间,彭子其的能量控制能力突飞猛进。他现在能精确调控能量输出,甚至开发出一些实用的小技巧:比如用能量振动快速晾干衣物,用能量场保持茶水温度,甚至能用能量帮心慧按摩缓解打坐的腿麻。
心慧惊喜地说:“子其师兄,你这手艺可以去开按摩店了!”
彭子其得意洋洋:“这叫‘能量推拿’,祖传秘方,只此一家!”
然而特训并非一帆风顺。一次练习能量投射时,彭子其控制失误,把寺院钟声放大数倍,震得全寺鸡飞狗跳,连十里外的村子都派人来问是否发生了什么紧急事件。
还有一次,他尝试用能量助长菜园蔬菜,结果能量过猛,蔬菜疯狂生长,南瓜长得比磨盘还大,青菜蹿得比人还高。小胖看着巨型蔬菜发愁:“这得吃到什么时候啊。。。”
青云道长却从这些“事故”中看到彭子其的潜力:“失误往往能激发最深层的领悟。重要的是学会从失误中学习,而不是因噎废食。”
在道长的指导下,彭子其开始学习更精妙的能量运用:如何将能量融入日常言行,如何用能量安抚他人情绪,甚至如何感知和调节天地能量流动。
一天清晨,彭子其在后山练习时,意外进入了一种奇妙状态——他感到自己与山川草木能量相通,能感知到整座山的生命流动。鸟儿鸣叫、溪水潺潺、风吹树叶,都成了能量交响乐的一部分。
这种体验让他豁然开朗:能量修行不是控制,而是融合;不是对抗,而是和谐。
特训结束那天,青云道长送给他一个古朴的罗盘:“这是能量罗盘,能指引能量流动和地脉走向。雪山秘境能量特殊,它会帮你找到路。”
彭子其感激地接过罗盘,发现它与丹增给的水晶产生共鸣,发出柔和光芒。
雪山之行正式提上日程。方丈选定了一个吉日,组织了一场祈福法会,为探险队伍送行。队伍除了彭子其、扎西和明心师兄,还有自愿担任“后勤总监”的小胖和“技术顾问”李薇。
法会上,彭子其意外发现能量罗盘与寺院能量场产生特殊反应,指向大殿下方的某个位置。经过探查,他们竟然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地下室,里面存放着师尊留下的雪山地图和探险装备!
“真是天助我也!”彭子其兴奋地展开地图,上面详细标注了通往闭关地的路线和注意事项。
最令人惊讶的是装备中的“能量护符”——一种能调节周围能量场的特殊法器。彭子其立即意识到,这能解决高原反应问题。
准备工作中,笑料依然不断。小胖准备了一大堆“高原必备品”,包括自称能防雪盲的胡萝卜眼镜、能防冻伤的辣椒油,还有能预测雪崩的铃铛(理由是“雪崩前会有特殊声波”)。
李薇则改进了声波仪器,增加了能量探测功能。但她讲解使用方法时太过专业,大家都听得云里雾里。最后还是彭子其总结:“就是说绿灯行,红灯停,黄灯了要小心对吧?”让大家豁然开朗。
明心师兄负责安全和纪律,制定了严格的行动准则。但第一条“保持安静,避免雪崩”就被彭子其破坏了——他测试能量护符时不小心触发声波功能,唱起了《青藏高原》,震得屋檐积雪簌簌落下。
出发前夜,彭子其做了一个清晰的梦。梦中师尊向他展示雪山秘境的真实面貌——那不是普通的山洞,而是一个能量旋涡点,连接着不同维度的智慧空间。醒来后,他将梦境详细记录,发现与地图上的许多标记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