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寺院钟声悠扬回荡,惊起几只早起的麻雀。彭子其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跳起来,深吸一口充满檀香的空气,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
“新的一天,新的修行!”他对着窗外大喊,吓得路过的小胖差点把洗脸盆扣自己头上。
“子其,你能不能有点出家人的稳重?”小胖扶正眼镜,无奈地摇头。
彭子其笑嘻嘻地套上僧袍:“欢喜就是最大的稳重!走,做早课去!”
自从经筒事件后,彭子其被方丈正式收为弟子,开始了系统的修行生活。虽然他还是那个乐观开朗的彭子其,但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和睿智。
早课大殿内,僧众齐集。彭子其端正坐好,准备专心诵经。然而五分钟不到,他的注意力就被殿角一只努力结网的蜘蛛吸引了。
“看它多认真,”彭子其小声对旁边的明心师兄说,“就像我们修行,一丝一缕地编织智慧的网。”
明心师兄瞪他一眼:“专心诵经!再说话罚你扫茅厕!”
彭子其吐吐舌头,乖乖坐好。但没过多久,他又发现一个新乐子——前排老师父诵经时,白胡子随着诵经节奏一翘一翘,活像只老山羊。
彭子其强忍笑意,憋得肩膀首抖。明心师兄无奈摇头,索性不再理他。
早课结束,方丈特意留下彭子其:“子其,从今天起,你除了日常功课外,还要开始专门的心性修行。”
彭子其眼睛一亮:“太棒了!是不是要学习神通变化?或者闭黑关?还是学那种一念就开花的神奇心法?”
方丈忍俊不禁:“你想多了。先从最基本的开始——扫地。”
“扫地?”彭子其失望地垮下肩,“这个我天天都在做啊。”
“此扫地非彼扫地。”方丈神秘一笑,“去吧,找净慧师叔,他会指导你。”
净慧师叔是寺里最年长的比丘尼,以严格著称。彭子其找到她时,她正在后院一丝不苟地扫地。
“师叔,方丈让我来跟您学习扫地。”彭子其恭敬行礼。
净慧师叔头也不抬,递过一把扫帚:“从这头扫到那头,一片落叶不许留。”
彭子其接过扫帚,信心满满:“简单!保证完成任务!”
然而半小时后,彭子其就笑不出来了。每当他把一边扫干净,风一吹,另一边的落叶就又飘了回来。更气人的是,树上的叶子还不停地往下落,仿佛故意跟他作对。
“师叔,这根本扫不完啊!”彭子其擦着汗抱怨。
净慧师叔缓缓道:“扫地就是修心。外在的落叶永远扫不完,重要的是扫内心的尘垢。”
彭子其愣在原地,若有所思。突然,他咧嘴一笑:“我明白了!就像烦恼永远会有,重要的是面对烦恼的心态!”
净慧师叔难得露出微笑:“还不算太笨。继续扫吧,扫到你能在落叶纷飞中心如止水。”
于是彭子其开始了与扫帚为伴的日子。起初他焦躁不堪,后来渐渐找到乐趣。他给扫帚起名叫“除尘”,每天跟它聊天;他观察每片落叶的独特形状,想象它们的故事;他甚至发明了“扫地禅”——配合呼吸节奏扫地,一扫一吸,一回一呼。
一周后,彭子其己经能边扫地边哼歌,在落叶纷飞中自得其乐。净慧师叔看在眼里,满意地点头。
这天下午,彭子其正在扫地,突然听到一阵压抑的哭声。循声找去,只见一个小沙弥躲在柴房后抹眼泪。
“怎么了?”彭子其关心地问。
小沙弥抽噎着:“我想家。。。还想吃妈妈做的红烧肉。。。”
彭子其心一软,搂住小沙弥的肩膀:“走,师兄给你弄点好吃的!”
厨房里,彭子其偷偷找出食材,准备大显身手。然而他高估了自己的厨艺——本想做素红烧肉,结果把厨房搞得乌烟瘴气,最后端出一盘黑乎乎的不明物体。
小沙弥尝了一口,小脸皱成一团:“好咸。。。”
彭子其尴尬地挠头:“盐放多了?那我再加点水。。。”
一番手忙脚乱后,不仅菜没救回来,彭子其还不小心打翻了面粉袋,弄得两人满头满脸都是白粉。
正巧明心师兄经过,看见两个“白面人”和厨房的惨状,气得首跺脚:“彭子其!你又闯祸!”
结果彭子其被罚清洗全寺的餐具。小沙弥过意不去,主动来帮忙。两人一边洗碗一边聊天,反而成了好朋友。
晚课时,彭子其惊喜地发现小沙弥不再哭了,脸上有了笑容。他忽然明白:有时候陪伴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第二天,方丈给彭子其安排了新任务——负责寺院的放生池。这正合彭子其心意,他最喜欢那些乌龟和金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