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不是因为武将不行,而是朝堂本来就是文官的主场,武将占不到优势太正常了。
因此,澹台勃都是十天半个月能见到祖父一次。
今天他竟然就在正厅坐着,大伯和三叔都在这里,确实是有些反常。
见到澹台勃走了进来,三叔澹台枫首接向前两步,来到了澹台勃面前。
“勃儿,你看看这是怎么回事?你干什么了?”澹台枫一伸手,递出一个东西。
澹台勃低头一看,吓了一跳。
这不是一道圣旨吗?
三叔就单手递了出来,要是被外人看到了,参他一个不尊皇帝都是合理的。
澹台勃双手恭恭敬敬的接过了这道圣旨,然后有意无意的瞟了瞟周围的环境。
这时,老爷子轻轻的睁开了微闭的眼睛,说了一声:“不用担心那么多,周围一个人都没有。”
老爷子大概是个三品儒修吧,只能说是大概,因为没人能确定。
他太会藏了,在不全力出手的情况下,没人能知道他的修为。
不过老爷子这么说了,那周围确实是应该安全的。
澹台勃一听这话,那一股恭敬的感觉首接就收回去了。
“我怀疑我院里有一个皇城司的鬼,就是不知道是谁。”
打开圣旨的过程中,澹台勃轻轻的说道。
这话在场的其他人都没感觉意外。
这院里肯定有鬼,因为元和帝不可能对澹台家放松警惕的。
打开了圣旨之后,澹台勃看了看,然后就冷笑了一下。
果然,就算元和帝有培养自己的想法,暗戳戳的制造隔阂也是很正常的操作。
他其实应该感谢元和帝,因为如果按照之前的计划,现在澹台勃都被打成文官集团的叛徒了。
没准老爷子的门生都要上门逼着老爷子处理掉他了。
圣旨上的意思很简单。
就是皇帝听说澹台家有一个不错的孙子,因为执着于学问的“研究”,所以在国子监里待了六年。
这不符合国子监原本的规矩,所以皇帝认为澹台辅太过古板了,都不给自己的孙子要个官。
现在他给澹台勃封官了,九品文散官儒林郎。
并且为了奖励澹台家这种聚贤避亲的行为,赏赐给澹台勃一个宅子和一座城外的皇庄。
(圣旨的口吻实在是不懂怎么写,所以就概括一下意思得了。)
澹台勃看一眼就知道皇帝这是为了什么了。
最主要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将澹台勃解放出来,让他有更多时间去皇城司。
那边肯定准备了更多逼着澹台勃跟家里渐行渐远的事情。
只要他做了,以后想回头都难了。
而圣旨中字里行间还有其他的意思。
比如在国子监六年不符合规定,这就是在说澹台家徇私枉法。
再比如说老爷子举贤避亲,这就是说给其他人听的了。
澹台辅做事怜惜羽翼,这是朝堂上公认的一件事。
对于他自己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会减少很多把柄,民间的名声也很好。
但是对于他底下的门生故旧可就不是好事了。
不能帮大家处理各种麻烦的老大,确实算不上一个完美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