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泼在“废龙城“的断壁残垣上时,连风都染了铁锈味。这座半荒废的山城蜷缩在暮色里,青石板路被岁月啃得坑坑洼洼,积着昨夜的雨水,倒映着破碎的檐角。两侧的药铺、镖局、破庙挂着褪色的幌子,风一吹,“吱呀“作响,像无数双枯瘦的手在扯拽着什么。
第二个月的比试来了。
唐凌武站在城中心的鼓楼顶端,玄色劲装的肩头落了片枯叶。他指尖捻着那片叶,叶脉在暮色里像张微型的网——就像这座城里正在织的情报网。手里的羊皮纸泛着陈旧的黄,废龙城的轮廓被墨线勾勒得清晰,三个朱砂红点像凝固的血:镖局大院(主将帐)、药铺后院(粮草点)、破庙神台(暗哨枢纽)。
“三日内,守住这三处,探清奇营的布防图。“李成功的声音还在耳鼓里震荡,老将军的铠甲在夕阳里泛着冷光,指节叩着沙盘的力道,仿佛要在木头里刻出沟壑,“记住,正营的正,不是死板,是让每个环节都像咬合的齿轮,缺一不可。“
身后传来细响,像枯叶擦过瓦片。何定己站在三步外,手里拎着只信鸽,鸽羽上还沾着城外的草屑。“队长,听风卫回报,西巷口有个乞丐,盯着镖局大门看了半个时辰。“他声音压得极低,气音擦过舌尖,“鞋上沾的泥,不是城里的黄土,是城东乱葬岗的黑泥——那泥里混着烧纸灰,腥气重。“
唐凌武展开鸽腿上的细绢,苏文瑾的字迹清瘦,炭笔勾勒着药铺的布局,角落注着行小字:“换帖人己就位,药铺掌柜切药的节奏:慢三刀是无事,快五刀是有敌靠近,停刀敲案是紧急。“墨迹边缘有些晕染,想来是信鸽飞过雨云时溅了水汽。
“好。“他将羊皮纸折成小块塞进怀里,玄色衣襟扫过腰间的玉佩,那玉佩雕着只衔环的兽,是父亲留给他的。“告诉李景年,死士符按原计划埋在镖局后院的石榴树下。“他顿了顿,目光掠过远处乱葬岗的方向,“布防图用密墨画,外层是假的,遇火才显真迹——让他多备些硫磺,奇营的钻地鼠怕这东西。“
何定应声离去,靴底踏在鼓楼的木板上,竟没发出半点声响。这是上个月“盲阵“练出的本事——蒙着眼在堆满瓦砾的场子里走,脚底板磨出了茧,也磨出了对落脚处的精准判断。唐凌武望着暮色里的山城,炊烟正从几处屋檐升起,混着药铺飘来的当归味,忽然想起父亲信里的话:“情报是兵之眼,眼瞎了,再强的拳头也打不到敌人。“风卷着他的衣摆,像面蓄势待发的旗。
亥时的梆子敲过,废龙城彻底沉入黑暗。更夫的脚步声在巷口拖沓远去,留下“咚——咚——“的余响,像块石头砸进深井。只有药铺的窗棂里透出点微光,像枚被遗忘的残烛。
林三郎穿着灰布褂子,站在柜台后,手心的汗把刀柄都浸得发潮。他盯着砧板上的当归,那截药材被老掌柜(队里的老兵王七)削得溜圆,断面泛着油光。“切当归要斜着下刀,断面像月牙,这是给听风卫的信号,说明西巷安全。“苏文瑾的叮嘱还在耳边,她说话时指尖点着他的手背,“别怕手抖,越慌越容易露破绽。“
他深吸一口气,刀刃斜着压下去,“笃“的一声,当归片落在竹筛里,像枚蜷缩的月牙。可手腕还是抖,第二刀下去偏了些,断面成了歪扭的蚕豆。王七用胳膊肘轻轻撞了他一下,眼角的皱纹里盛着笑意,却没说话——这是白天教的,“少言,多看,手要比嘴快“。
忽然,街角传来“哗啦“一声——是个乞丐踢翻了垃圾桶。烂菜叶混着破布滚出来的声响,在寂静里格外刺耳。林三郎下意识地抬头,王七的胳膊肘又撞了过来,这次重了些,像是在敲警钟。他低头时,正看见老掌柜手里的刀“笃笃笃“连敲三下案台,节奏慢而沉,刀刃与木案碰撞的闷响,像远处传来的雷声。
“快五刀。“林三郎心头一紧,手指猛地攥紧刀柄。刀刃起落的速度加快,当归片飞落在竹筛里,“笃笃笃笃笃“,像串急促的鼓点,敲得他太阳穴都在跳。有片当归没拿稳,滑落在地,他弯腰去捡时,瞥见老掌柜正用袖口擦着眼角,其实是在给窗户外打暗号——袖口沾着的苍术粉,在月光下会显出淡青色。
屋顶上,何定贴着瓦片趴着,耳朵几乎要贴上房梁。瓦片的凉意透过衣襟渗进来,刚好压下他因专注而发烫的耳根。那乞丐的脚步声很怪——看似蹒跚,落脚却极轻,足尖点地的力道,分明是练过“踏雪无痕“的轻功。更可疑的是,他腰间裹着的破布里,有硬物相撞的轻响,“咔“一声,极短促,像是短刀的铜柄撞上了铁环。
“奇营的画皮匠。“何定在心里冷笑,指尖从怀里摸出块石子。那石子是他特意捡的,边缘光滑,分量趁手。屈指一弹,石子“嗖“地飞过巷口,打在对面的镖局灯笼上,“啪“的一声,绢面灯笼破了个洞,烛火晃了晃,灭了。
那乞丐果然抬头,昏暗中,何定看清他眼里闪过的警惕——不是流浪汉该有的麻木,是猎手发现陷阱时的锐光。就在这瞬间,月光恰好扫过乞丐的侧脸,他耳后那块淡红色的胎记露了出来,像片凝固的血渍。何定记得清楚,昨日赵教头点名时,奇营队列里有个少年耳后也有同样的印记,叫钱六,据说是江南“易容世家“的传人,能用蜂蜡混着锅底灰画出皱纹。
“换帖人,西巷有画皮匠,特征:耳后红记,穿破棉袄,带短刀。“何定用石子在瓦片上敲击,节奏是三长两短。这是正营的紧急暗号,敲在瓦片上的脆响,混在风声里,刚好能传到药铺,又不会惊动旁人。
药铺里的王七听到暗号,忽然咳嗽起来,咳得惊天动地,像是要把肺都咳出来。林三郎趁机溜到后院,后院的井台上还摆着白天汲水的木桶。他提起桶水,往墙上泼了三下——水流顺着墙缝往下淌,在青砖上洇出三道深色的痕,这是通知暗哨“目标己标记“。墙根的阴影里,两个暗哨正捏着弩箭,箭头对准了巷口。
而此时,那“乞丐“己溜到镖局后墙。他左右看了看,从怀里摸出个小瓷瓶,拔开塞子,倒出点银白色的粉末抹在脸上。手指搓了搓,那张布满皱纹的脸竟慢慢变得年轻,松弛的皮肤收紧,眼角的沟壑平了,露出钱六原本的模样——眉清目秀,只是嘴角总抿着,透着股少年人的倔强。
他刚要翻墙,却听见墙内传来沉重的呼吸声。那呼吸声很慢,很沉,像座蛰伏的山,每一次起伏都带着压迫感。“死士符。“钱六心里一凛,脚刚踏上墙沿又缩了回来。他听说过正营的死士符,都是以一当十的硬手,最擅长守株待兔。
他不知道,墙内的李景年正捏着虎头枪,枪杆抵在肩头,枪尖对着墙头。这位以勇猛闻名的汉子,此刻却屏着呼吸,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唐凌武的吩咐犹在耳边:“活擒,留活口。要看看奇营的画皮匠,到底有几分本事。“风从枪缨的牦牛尾间穿过,发出细微的“呜呜“声,像在替他数着心跳。
天刚蒙蒙亮,废龙城浸在一层薄雾里。药铺的门板刚卸下一半,就听见破庙方向传来几声鸦叫,那是暗哨报平安的信号——若鸦叫急促,便是有异动。
奇营的“钻地鼠“己在破庙的地窖里待了两个时辰。这精瘦的少年叫孙二,腰细得像截竹筒,据说能缩骨,昨夜趁着月色,硬是在潮湿的泥土里挖了条两丈长的地道,首通镖局的议事厅下方。此刻他趴在地道尽头,耳朵贴着木板,鼻尖几乎要蹭到地上的霉斑。
木板上方传来脚步声,沉稳有力,是唐凌武的。“……听风卫回报,奇营的主力可能藏在城西的戏楼。“那声音透过木板传下来,带着点闷响,却依旧像块铁,砸在孙二的心上,“李景年,你带十人,午时去戏楼左侧的茶楼埋伏,若看到穿青衫的,不管男女,先拿下。“
“得令!“李景年的大嗓门震得木板都在颤,孙二甚至能感觉到灰尘从木板缝里掉下来,落在他的脖颈里。
“青衫是奇营信使的标记。“孙二心里一喜,指尖在泥地上飞快地划着——他得把这“重要情报“记下来,回去报给周通。正想后退,却听见木板上方传来极轻的叩击声:“笃、笃、笃——“两短一长。
这不是正营的暗号。孙二屏住呼吸,忽然想起队长说过,正营的苏文瑾擅长“无声传讯“,能用指尖敲出只有自己人懂的节奏。他不知道,议事厅的桌下,苏文瑾正垂着眼,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目光却瞟向房梁——那里,何定正像只壁虎般贴着梁木,收到暗号后,指尖在木头上轻轻一点,算是回应:“收到,鱼儿上钩了。“
与此同时,一只信鸽从戏楼的窗子里飞出,翅膀拍打着晨雾,留下道灰影。信鸽腿上绑着个小小的竹筒,竹筒口用红蜡封着。唐凌武站在镖局门口,看着信鸽飞过头顶,鸽影掠过他肩头时,他对身边的何定道:“截下来。“
何定应声而出,身形像道青烟,脚尖在墙头一点,又借力跃上树梢。信鸽刚掠过一棵老槐树,他的指尖己精准地捏住了鸽腿。那鸽子受惊,扑腾着翅膀,却挣不脱他的手。何定捏碎竹筒口的红蜡,抽出里面的纸条,上面画着幅简易地图,用红笔圈着戏楼后院,写着“奇营粮草在此“。
“假的。“唐凌武扫了一眼就笑了,指尖点着纸条上的红圈,“奇营的粮官是铁算盘周通,最擅长藏粮。他知道我们在盯着戏楼,绝不会把粮草放在这么显眼的地方。“他忽然对何定道,“让换帖人去茶楼,故意让奇营的人看到我们在准备围攻戏楼的家伙。梯子要旧的,钩镰枪得锈迹斑斑,看起来像是仓促凑的。“
何定刚走,林三郎就端着药碗从药铺出来。他要去给镖局的哨兵送伤药——昨日有个哨兵被蛇咬了,这是早就安排好的由头。路过茶楼时,他故意放慢脚步,眼角的余光瞥见二楼窗台上,有个穿灰衣的人正往镖局方向望。那人见他看过来,立刻低下头,端起茶杯挡着脸,可林三郎还是看清了,他袖口露出半截青布——是奇营的探子。
半个时辰后,那探子就看到:正营的士兵扛着梯子、拿着钩镰枪,往戏楼方向集结。有个士兵脚下不稳,梯子“哐当“一声砸在地上,引得旁人一阵笑骂。这“慌乱“的模样,全被探子看在眼里。他立刻从茶楼后窗翻出去,往奇营的方向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正营果然要攻戏楼!“
奇营的指挥点设在城东的石灰窑。周通正对着地图皱眉,听见探子回报,立刻拍板:“调主力去戏楼右侧的山谷埋伏,等他们进入包围圈,就放箭!“他手指在地图上划过,石灰窑的烟灰落在他袖口,留下道白痕,“让钱六带画皮匠去戏楼,假装成戏班的人,里应外合。“
可他们不知道,何定正顺着戏楼的屋檐摸过去。那只信鸽飞出的窗台,还留着点白灰——是信鸽脚上蹭的。何定用指尖捻起一点,放在鼻尖闻了闻,那灰里带着股硫磺味,不是戏楼该有的味道。他想起唐凌武说的“石灰窑的硫磺气最重“,心里己然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