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对薛宝钗失望了,大观园没有管好,诗社没有起来,反倒是让林黛玉又给压制了。况且林黛玉还写了一首诗,让顾然大赞,
那诗云:“书院秋酣书在册,秋风落叶扫分明。从来秋去多凉意,与君携手鸟不惊。”这不明摆着是说林黛玉和安王啊,况且那书院还没有建成呢,就写了这样的诗句,这是打谁的脸呢。
可王夫人还不像贾母有了休了薛宝钗的心思,那毕竟是她选的,不能就这么给休了。思绪半天,王夫人想着去找袭人。
把袭人找回来,让袭人给贾宝玉当妾。
反正原本就备着让袭人当妾的,现如今袭人虽撵出了荣国府,但可以在找回来,想来袭人定会对她感恩戴德,并帮衬住薛宝钗。
“太太,该用茶了。”有小丫鬟端着描金茶盘轻手轻脚地走进来,见王夫人这副模样,声音也不自觉放低了几分。
王夫人摆了摆手,目光落在案头那盏早己凉透的雨前龙井上,语气里满是失望:“罢了,哪里还有心思喝茶。你去,把袭人叫回来”
那丫鬟不敢接话,又不敢真去叫,只垂手侍立在一旁。。她心里不明白,王夫人怎么又要去叫袭人来,袭人不是早被撵出去了?
“还不快去,”王夫人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恼意
等那丫鬟走后,王夫人双手相互按着发抖,要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她怎么会叫袭人回来。况且,她还要去跟贾母说。
这就说不得让贾母在看不起她,把她当做是个没城府的。
王夫人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衫,迈出了房门。她心里明白,接下来去见贾母,一个字、一句话都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可能让贾母训斥。
不多时,王夫人便来到了荣庆堂。她在门口稍作停留,这才抬手轻轻迈步进去。鸳鸯见是王夫人,赶忙行礼问安。
“二太太,您来了,老太太正歇着呢。”
贾母正坐在榻上,见王夫人进来,微微抬了抬眼,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蔑视,说道:“你今儿个怎么有空过来了,可是府里出了什么事?”
王夫人心中一紧,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贾母这不是明知故意问啊,:“老太太,确实有些事,想跟您商量商量。”
说着,她便缓缓走到贾母面前,福了福身,然后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王夫人定了定神,把自己想要召回袭人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贾母。她一边说着,一边偷偷去看着贾母的脸色,只见贾母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眼神中也透露出一丝不悦。
待王夫人说完,贾母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你这主意,可真是打得好啊!袭人被撵出去,府里上下都知道,如今你又要把她叫回来,这不是让人看笑话吗?你这么做,能有什么用?”
王夫人连忙解释道:“老太太,我也是实在没办法了。如今宝钗不顶事。袭人对宝玉忠心耿耿,又懂得宝钗的心思,把她叫回来,说不定能帮衬着些。”
贾母冷哼一声,说道:“你以为袭人就能帮衬宝钗了?我看你是糊涂了!你的心思我还不明白?你是看着宝钗在玉儿那边得不到好,这才想着让袭人回来。”
王夫人听了,心中一阵委屈,却又不敢反驳,只能低着头,默默不语。
贾母见她这副模样,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摆了摆手,说道:“罢了罢了,你既然主意己定,我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这事儿,你可得好好掂量掂量,别到时候弄巧成拙,坏了贾府的名声。还有,袭人回来后过些日子,再让她给宝玉做妾。”
王夫人连忙应道:“是,老太太教训的是,儿媳一定谨慎行事。”
看着王夫人离开,贾母摇着头,她怎么能不知晓王夫人的心思,又怎么愿意帮衬薛宝钗。可现如今她不得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