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快速扫过内容,皱眉:“这是逼我们召回使团,回防边境?”
“正是。”他站起身,踱至窗前,“他们以为只要亮出拳头,别人就得缩回去。”
“那你打算怎么办?”
诸葛俊回头,眼神锐利,“不但不召回来,反而要再派两路使臣——一路往鲜卑,一路通西域诸小国。告诉他们,魏军调动越频繁,说明他们越怕我们结盟。”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有力:“传令下去,从今日起,所有外交文书加盖‘太极印’,凡与我通使往来的国家,其商队入境免关税三月。另,开放两座皇庄盐井,许盟友共采。”
刘梦柔默默记下,转身欲走。
“等等。”他叫住她,“让工匠再赶制一批玉简,录一段新军操演影像——就用那天校场斩木桩的那一段。配上字幕:‘蜀军日练三时辰,不破敌誓不休’。每使团带十片,送给各国君主。”
她点头离去。
傍晚时分,最后一份回执送达。
西羌方面正式回函:愿与蜀国缔结“道路通行之约”,允许蜀军战时借道高原突袭陇右。同时提出请求——希望派匠人前往指导弩机制造。
诸葛俊提笔批复:“允。另赠图纸一份,名为‘连环绞弦式’,可提升射速三成。”
批完,他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太阳穴。灯火映着他脸上的轮廓,不再只是那个病弱垂死的丞相模样,倒像是握住了天下脉搏的掌局之人。
刘梦柔再次进来,手里抱着整理好的外交卷宗。
“朝中还有人说,这些小国反复无常,不足为凭。”
“我知道。”他笑了笑,“可当年合纵抗秦,六国哪一个不是反复无常?关键是,谁能先动手,谁能把利害摆清楚。”
他站起身,走到沙盘前,将三面红旗稳稳插入南中、河西、漠北。
“现在,我们有路可走,有钱可用,有人肯帮。魏吴再强,也不过两个孤岛。”
她静静看着他,忽然觉得眼前这个人,早己不是当初躺在病榻上喘息的夫君。他像一把磨锋的刀,不出鞘则己,一出便是雷霆之势。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叩门声。
一名暗卫低头疾步而入,双手奉上一封密报,封口染着褐色痕迹,显然是连夜疾驰送来。
诸葛俊接过,撕开读罢,脸色微变。
“乌桓那边出事了?”
“不是乌桓。”他声音低了下来,“是魏国使者,在返回途中被人截杀。首级挂在了朔方城门上,旁边插着一支刻有蜀字的箭。”
刘梦柔瞳孔一缩,“这不是我们干的。”
“我知道。”诸葛俊盯着密报,缓缓道,“但有人想让我们背这个锅。”
他猛地抬头,望向北方夜空。
远处钟楼敲响二更,寒风卷着枯叶扑打窗纸。
他抓起案上玉简,大步走向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