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到半刻钟,敌军残部突然弃械溃逃,连伤员都不顾,拼命往后撤。薛仁贵欲追,被诸葛俊喝止。
“回来!”他厉声道,“这是调虎离山!主力一定在别处动手!”
命令刚下,西侧烽火台猛然升起三柱黑烟——那是紧急求援信号。
“不好!”岳飞变色,“西岭防线遭袭!”
诸葛俊转身抓起地图,一眼看出破绽:西岭地势偏僻,本是次要防线,只驻守八百新兵。若敌军主力趁机强攻,那里必破!
“薛仁贵!”他喝道,“立刻带骑兵回防西岭!不准恋战,守住阵地就行!”
“可那边都是新兵……”薛仁贵迟疑。
“正因为是新兵,才更要你去!”诸葛俊目光如刀,“你是猛将,你的旗在,他们就不敢乱!”
薛仁贵抱拳领命,翻身上马,带着轻骑疾驰而去。
可战局并未好转。片刻后,东侧又传来急报:吴军水师派出小队精锐,乘夜色潜渡汉水支流,己在下游登陆,正包抄蜀军左翼!
“分兵?”岳飞怒道,“他们是想西面开花,逼我们散了阵型!”
诸葛俊沉默片刻,忽然抬头:“传我命令——放弃外围所有警戒点,全军收缩至太极九曲阵核心区域。点燃三十六座烽火台,向全境示警!”
“那百姓怎么办?”岳飞问。
“我己经派人通知村寨撤离。”诸葛俊声音低沉,“现在顾不上太多。只要主阵不破,就有翻盘机会。”
岳飞点头,立即传令。
随着命令下达,蜀军各部开始有序后撤。原本分散的防线迅速收拢,形成一个巨大的弧形阵地,背靠断云岭,面朝斜谷,宛如一张拉满的弓。
敌军似乎也察觉到了变化,攻势暂缓。主力部队在十里外扎营,火把连绵数里,如同星河落地。
短暂的寂静降临战场。
诸葛俊站在高台最高处,披风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望着对面敌营,手中长剑仍未归鞘。
这时,右翼突然传来骚动。几名新兵在撤退途中被敌军游骑冲散,带头的小校吓得扔掉兵器就跑,引发连锁反应,整段防线出现动摇。
“稳住!”副将大喊,却压不住恐慌。
有人开始后退,有人丢盔弃甲,甚至有人大喊:“顶不住了!快逃啊!”
士气眼看要崩。
诸葛俊眼神一凛,大步登上高台顶端,拔剑指向天空。
“我在此!谁也不许退!”
他的声音并不洪亮,却带着一股奇异的穿透力,仿佛顺着风灌进每个人的耳朵。
紧接着,他体内真气运转,太极神帝系统应念而动。剑锋微颤,西周空气竟隐隐形成一圈肉眼可见的气流漩涡,卷起沙尘与碎叶,在他周身盘旋不散。
“陛下!”一名老兵看到这一幕,猛然跪地,“是陛下亲自督战!”
“陛下未退!我们何惧!”另一人高呼。
越来越多的士兵抬起头,看着那道屹立不动的身影,看着那柄引动天地之势的长剑,心头的恐惧渐渐被压了下去。
阵脚稳住了。
诸葛俊缓缓收剑,气息内敛,目光扫过全军。
“传令各部。”他声音平静,却掷地有声,“死守至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