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就位,宫门大开。一名魏使昂首而入,紫袍金带,手持黄绸卷轴,神情倨傲。至殿中,也不下跪,只将诏书高举过顶,朗声道:
“大魏皇帝诏曰:蜀地伪帝诸葛俊,窃据巴蜀,僭号称尊,悖逆天纲。今朕承天受命,涤秽除奸,敕令其速卸伪号,归顺北庭,可保性命,子孙世袭。”
满殿哗然。
诸葛俊却不怒,反而缓步上前,接过诏书,当众展开,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忽然笑出声。
“司马懿现在,还敢自称‘大魏皇帝’?”他把诏书递给身旁内侍,“烧了。”
内侍迟疑,他只淡淡一句:“怕什么?他连自己的国号都不敢定,还怕我们烧他一张纸?”
火焰腾起,诏书化作灰蝶纷飞。诸葛俊转身面向群臣:“传我口谕——从今日起,全国进入一级边防状态。三大要塞即刻完成换防,军械库开仓三日,优先补足前线弓弩箭簇。各地征兵令暂缓,但预备役名单全部激活,随时听召。”
兵部尚书出列:“是否向吴地通报?”
“不必。”诸葛俊断然道,“房玄龄正在推行‘耕者有其田’,民心初附,此时传战讯,恐乱人心。让他们安心种地,前方的事,由我们扛。”
他顿了顿,又道:“另命工部赶制五百铁箱,外观如茶砖木匣,内藏短弩机括。分批经夷陵道运往上庸仓库,沿途以商队掩护,不得张扬。”
有大臣忍不住问:“若魏军不来犯呢?”
诸葛俊望向北方,眼神如刀:“他们会来的。一个靠政变上台的人,最怕天下不服。他需要一场胜仗,哪怕是小胜,也要让所有人看见他的拳头。”
话音刚落,一名星图殿值守官匆匆跑入。
“启禀陛下!潼关方向,发现大规模骑兵集结!初步估算,三万虎豹骑己进驻关内营寨,主营帐呈进攻阵型!”
诸葛俊点头:“果然。第一拳,砸向汉中。”
他当即下令:“召薛仁贵节度使令,即刻接管汉中全境防务,有权调动辖区内所有兵马。岳飞部移驻江州,控扼长江水道,形成南北策应之势。”
命令传下,殿内气氛骤紧。有人低声议论,有人面色发白。唯有诸葛俊站在沙盘前,手指划过秦岭山脉,像在丈量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刘梦柔走到他身边,轻声道:“你打算怎么接这一拳?”
“不接。”他说,“让他打空。”
“打空?”
“他要的是速胜立威,我就拖。拖到他国内粮荒,拖到他军心疲怠,拖到他发现自己坐在一把火炉上。”
他回头看了她一眼,嘴角微扬:“等他发现,外面的敌人没打垮我,自己家里的债己经压垮他时——我才动手。”
刘梦柔没再说话,只是默默取出一枚新玉符,置于案角。符身尚温,似有微光流转。
五更将至,星图殿灯火未熄。诸葛俊披甲立于沙盘前,目视北方三处要塞方位。忽然,三盏红灯依次亮起——汉中、上庸、白帝城,均己完成战备响应。
他缓缓坐下,手搭在腰间一块古朴铜牌上。那是太极神帝系统的激活钮,从未真正使用,却始终带在身边。
殿外传来更鼓,六更天。
风停了,铃不响了,整个皇宫陷入短暂的死寂。
就在这一刻,一名暗卫再次冲入,声音颤抖:
“陛下!许都传来确切消息——司马氏己于今日午时在太庙登基,改国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