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柔笑出声,眼角泛光。
六名襁褓被稳婆依次抱来,裹在明黄绣金的绒毯里,脸蛋通红,有的睡着,有的睁着眼乱瞧。诸葛俊一个一个看过去,蹲下身,轻轻碰了碰他们的额头。
“承瑞,承恩,承武……你们三个小子,将来别光想着抄爹的兵法。”他低声说,“要自己写出一本新的来。”
他又转向三个小女儿:“昭宁,昭慧,昭烈……名字是我起的,但路你们自己走。想读书、想习武、想管账、想游山玩水,都行。只要不欺负人,不丢人,不给自己后悔的机会。”
刘梦柔坐在一旁,听着,没说话,只是把最小的孩子往怀里拢了拢。
酒过三巡,乐声轻起,不是宫廷雅乐,而是周兰从前弹过的调子,由乐坊重新编了曲,用箫和琵琶吹奏出来,温温柔柔地绕着梁走。
诸葛俊举起杯,没对着谁,只朝着六个孩子:“这顿饭,不算庆功宴,也不是给外人看的。就是咱们一家人,吃顿热乎饭。往后这宫里,吵也罢,闹也罢,哭也罢,笑也罢,都是日子。”
众人举杯,笑声满堂。
宴至黄昏,宾客渐散。诸葛俊送走最后一位长辈,独自站在庭院里。六盏长明灯己在各宫门前点亮,火苗稳稳地跳着。
他回乾清殿时,案上己堆了新奏报。他坐下,翻开第一本,是吴地粮税改制的草案。刚看了两行,门外传来脚步声。
孙岚披着薄氅,由婢女扶着,慢慢走进来:“陛下,我能看看孩子吗?”
“这时候还讲这些虚礼?”诸葛俊起身,“去昭华宫看就是了。”
“我想……看看他们都在一起的样子。”
诸葛俊沉默片刻,点头。他亲自带路,穿过几道回廊,来到后殿暖阁。
六张小床并排摆着,孩子们睡得正熟。孙岚挨个看了一遍,手指轻轻抚过承瑞的脸颊,又停在昭宁的发丝上。她忽然问:“陛下真的不打算立太子?”
“现在立,等于逼他们明天就开始争。”诸葛俊靠在门框上,“我不急。等他们能自己背完《孙子兵法》,再说这事。”
孙岚点点头,没再问。她转身要走,却又停下:“刚才芳妃派人来说,她己经能在院里走一圈了,明日想恢复晨练。”
诸葛俊笑了:“她啊,刀架脖子上都不认输。”
“可她说,练剑不是为了赢谁。”孙岚轻声说,“是为了等孩子们长大后,能亲手教他们第一招。”
诸葛俊没说话,只看着床上那六个小小的身影。
夜深了,他回到乾清殿,继续批阅奏章。一支笔写到最后,墨迹有些干了,他没换,就这么划了下去。
窗外,六盏灯依然亮着。
他抬头看了眼,低声说:“这宫里,越来越热闹了。”
笔尖一顿,朱砂批语落在纸上,洇开一小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