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孩子们听懂了吗?”
“有一个小姑娘问我:‘先生,那你怕不怕死?’”
南宫烨心头一紧。
商明真却笑了笑:“我说,我当然怕。但我更怕的是,活着的时候没能好好爱你,没能教会别人分辨善恶,没能看见这一年的桃花开得这么好看。”
她的眼眶一下子红了。
他轻轻握住她的手:“所以我不急着死,也不怕它来。只要还能牵着你走过春天的田埂,我就没输。”
当晚,他完成了《鸣龙遗录》的最后一章。
标题只有两个字:**《问答》**。
文中没有咒语,没有秘法,只记录了这些年他与学生的对话、与村民的闲谈、与南宫烨的夜话。末尾写道:
>“鸣龙之心从未真正存在,它只是人心的一面镜子。当你问自己为何而活时,那道光芒就会浮现。
>它不给人力量,只给人清醒。
>不许人永生,只劝人珍惜。
>我曾以为毁灭它是正义,如今才明白,真正的使命是让它永远‘未完成’??
>因为每一个时代,都需要重新回答同一个问题:
>**我们究竟为何而修?**
>此书至此终焉,亦自此开启。”
写完最后一个字,他将玉简封入石匣,埋于书院后山的一棵老松之下,并立碑曰:“未知者之墓”。
三天后,他独自登上南岭旧战场。
积雪已融,野草重生。他在峰顶盘膝而坐,取出鸣龙令残片置于掌心。那青铜碎片在他体温滋润下微微震动,竟缓缓浮起,悬于空中,表面浮现出无数细小文字,竟是《鸣龙遗录》全文的投影!
七彩光晕扩散开来,笼罩方圆百里。
这一刻,不只是南岭,整个五洲凡有灵觉之人,无论修为高低,皆在心中听见一段清晰话语:
>“长生非道,执念为牢。
>修行为明心,非为逆天。
>自今日起,飞升之途仍封,但修行不限。
>愿诸君修仁义,养浩气,济苍生,悟本真。
>若有一日,尔等集体达成共识??何谓真正的超越,
>那时,门户自开。”
说完,鸣龙令残片“砰”然碎裂,化作万千光点,随风飘散,落入江河湖海,渗入泥土岩层,融入万物呼吸之间。
商明真站起身,望向远方朝阳。
他知道,这不再是终结,而是一次漫长的等待??等待人类真正成熟,等到他们不再需要神明指引,也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下山途中,他遇见一群背着书篓的孩子正往书院走去。其中一个回头看他,挥手喊道:“先生!今天的课是讲怎么酿米酒吗?”
他笑着挥手:“是!记得带上你家的糯米!”
脚步轻快,一如当年初入山林的那个少年。
而在地底深处,那块碎裂的晶石再次浮现出新一行字,比之前略清晰了些:
**“选择仍在继续。这一次,轮到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