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8月3日,中南半岛的季风带来连绵阴雨,我军设在万象的前进指挥部内,地图上的红色箭头正沿着湄公河两岸缓慢推进。苏然盯着刚送达的情报,指尖在“奠边府”三个字上停顿——美军太平洋舰队己进驻泰国湾,英、法、澳等12国签署《东南亚联合防御协定》,由美军上将麦克阿瑟统一指挥盟军,首批参战部队包括美军第7步兵师、英军第27旅、法军外籍军团第1伞兵团,总计约5万人,配备“巴顿”坦克、f-84战斗机等先进装备。
“来得正好。”苏然将情报推给作战部长,“让军工部门把新下线的‘东风-1’型107火箭炮拉上来,给他们尝尝‘暴雨梨花’的滋味。通知各集群:西线(第71-90师)沿湄公河向北,逐城肃清沙湾拿吉、他曲;东线(第91-110师)穿越长山山脉,攻占顺化、岘港;中线(第111-130师+新组建的老挝自卫军第1师)主攻万象以北的川圹高原,撕开盟军防线。”
他特别强调:“每占领一座城市,24小时内必须成立临时行政委员会,吸纳当地士绅、僧侣参与;缴获的法军武器优先武装当地自卫军,由我军军官担任顾问,三个月内形成战斗力。”
一、西线集群:湄公河沿岸攻坚(第71-90师)
目标任务:8月3日-8月7日,沿湄公河攻占沙湾拿吉、他曲,打通通往老挝北部的补给线。
沙湾拿吉是湄公河沿岸最大港口,法军在此部署了1个殖民步兵团,依托河岸边的堡垒群设防,配备10辆“雷诺”轻型坦克。西线集群的第75师在黎明发起进攻,新列装的“东风-1”火箭炮营率先开火——36门火箭炮齐射,数百枚火箭弹拖着尾焰覆盖堡垒群,泥土与碎木片腾空而起,法军的碉堡瞬间被夷为平地。
我军的“59式”中型坦克(仿制苏联t-54)沿着河岸推进,履带碾过法军的铁丝网,炮口平射摧毁残存的火力点。法军的“雷诺”坦克试图反击,却被“59式”的100主炮逐一击穿,燃烧的坦克残骸在渡口形成一道道火墙。
巷战中,第75师的战士们逐屋清剿,在一座天主教堂遭遇法军狙击手。随军的老挝僧侣主动上前喊话,劝降了躲在钟楼里的12名法军士兵。战后,临时行政委员会立刻开放教堂,让僧侣为阵亡者超度,此举赢得当地民众广泛支持。
至中午,沙湾拿吉被完全占领,我军在港口缴获法军囤积的2000吨大米,当即分发给沿岸村庄,村民们用竹篮装满水果,送给巡逻的战士。
他曲位于湄公河支流岸边,周围是连绵的橡胶园,法军第1殖民旅在此设伏,企图利用密林迟滞我军推进。迂回包抄”战术:先以122榴弹炮对橡胶园进行覆盖射击,迫使法军暴露火力点;同时派出老挝自卫军第1团(刚组建一周,配备缴获的法军步枪)沿橡胶园边缘穿插,切断法军退路。
战斗打响后,法军的机枪从橡胶树后喷射火舌,我军的火焰喷射器小组匍匐前进,将火舌喷向法军掩体,橡胶树被点燃,浓烟滚滚。老挝自卫军士兵熟悉地形,他们像猴子一样在树干间穿梭,用削尖的竹矛袭击法军侧翼,尽管装备简陋,却展现出顽强的战斗力——士兵通占在被流弹击中腿部后,仍匍匐着炸毁法军的机枪巢,为冲锋的我军战士开辟道路。
至傍晚,法军伏击被粉碎,第1殖民旅伤亡过半,残部向万象逃窜。清点战场时,发现法军遗弃的300吨橡胶,临时行政委员会随即成立“橡胶合作社”,由老挝农民和我军后勤人员共同管理。
二、东线集群:长山山脉穿插与岘港登陆(第91-110师)
目标任务:8月3日-8月7日,穿越长山山脉,攻占顺化、岘港,切断美军海上补给线。
长山山脉的“鬼门关”隘口是通往顺化的必经之路,美军第7步兵师在此部署了1个机械化营,配备12辆“巴顿”坦克,在隘口两侧架设了“巴祖卡”火箭筒。东线集群的第95师面对强敌,将新装备的“63式”装甲输送车隐蔽在密林里,同时组织工兵在悬崖上开辟小道。
进攻开始后,美军的“巴顿”坦克沿隘口公路冲锋,我军的反坦克炮小组在岩石后伏击,首击毁2辆坦克,但美军的火力压制让冲锋的步兵伤亡惨重。关键时刻,工兵开辟的小道传来捷报——第95师3团从侧翼攀上悬崖,用手榴弹炸毁美军的火箭筒阵地,配合正面部队形成夹击。
战斗中,美军出动f-84战斗机空袭,我军的高射机枪营奋勇还击,击落1架战机,残骸坠入山谷。至深夜,隘口被突破,美军第7师1营狼狈撤退,遗留下大量罐头和弹药,我军战士用缴获的美军巧克力和压缩饼干招待带路的越南山民。
岘港是越南中部最大海港,美军在此部署了1个海军陆战营,依托滩头的钢筋混凝土工事设防,港内停泊着3艘登陆舰。东线集群的第100师联合海军第2舰队,发起两栖登陆:舰队先以130舰炮轰击滩头工事,随后登陆艇冲向岸边,我军战士在美军的机枪火力下涉水冲锋。
新组建的越南自卫军第1营(由当地渔民组成,配备我军支援的冲锋枪)驾驶渔船从侧翼迂回,用炸药包炸毁美军的滩头弹药库,巨大的爆炸让美军防线出现缺口。我军的“59式”坦克冲上滩头,碾压过美军的铁丝网,炮塔旋转射击,摧毁一座座碉堡。
巷战中,美军依托岘港大教堂顽抗,我军请来当地神父劝降,神父走进教堂后,150名美军士兵放下了武器。临时行政委员会成立后,立刻组织渔民修复渔船,恢复渔业生产,码头工人自发组成运输队,帮助我军卸载物资。
三、中线集群:川圹高原攻坚与盟军首次正面交锋(第111-130师+老挝自卫军第1师)
目标任务:8月3日-8月7日,攻占川圹高原重镇丰沙湾,阻击盟军北上增援部队。
丰沙湾位于川圹高原腹地,是一片开阔的平原,英军第27旅(配备“百夫长”坦克)和法军外籍军团第1伞兵团在此布防,企图依托平原地形发挥装甲优势。中线集群集中3个坦克营(配备“59式”坦克)和2个火箭炮营,与盟军展开中南半岛首次大规模坦克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