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泰境全域攻占战(1951年5月1日-5月5日),
1951年5月1日清晨,暹罗湾的晨雾还未散尽,100个师的兵力己在泰国边境完成集结。海面上,由30艘驱逐舰、15艘登陆舰组成的舰队列阵待发,舰载机群在云层下盘旋;陆地上,装甲集群沿着泰缅、泰老边境的公路展开,炮兵阵地的炮口首指泰国腹地。随着总指挥部一声令下,这场以占领泰国全境为目标的战役正式拉开序幕。
北路集群(25个师):清迈府至清莱府攻势
北路集群的目标是占领泰国北部的清迈、清莱、南邦三府,这片区域多山地丘陵,泰缅边境的登劳山脉横亘其间,是泰国北部的天然屏障。5月1日拂晓,系统第1-10师作为先锋,沿着107号公路向清迈府推进,沿途遭遇泰国陆军第3师的抵抗。清迈市郊的塔佩门战役中,系统第5师利用无人机侦察到泰军在古城墙后部署的重机枪阵地,随即调用自行火炮进行精准打击,仅用3小时就突破防线,于当日午后占领清迈市区。
清莱府的战斗集中在湄公河沿岸。泰军依托河上的桥梁构建防御工事,系统第11-15师在空军掩护下强渡湄公河,突击第1-10师则迂回至泰老边境的会晒口岸,切断泰军退路。5月3日,清莱府府治清莱市被攻占,至此北路集群己控制清迈、清莱两府全域,南邦府的占领工作也进入收尾阶段。至5月5日,北路集群共占领土地2。8万平方公里,占泰国国土面积的5。46%,完成阶段任务的100%。
东路集群(25个师):乌汶府至孔敬府推进
东路集群负责攻占泰国东北部的乌汶、孔敬、呵叻三府,这片湄公河冲积平原是泰国的“粮仓”,也是泰军防御的重点区域。5月1日,系统第16-25师沿16号公路向乌汶府发起进攻,泰军第2集团军在此部署了10个师的兵力,双方在乌汶叻差他尼市展开巷战。突击第11-20师利用当地农民提供的田间小道,绕至泰军侧翼,于5月2日凌晨发动突袭,一举攻占泰军指挥部,乌汶府于当日投降。
孔敬府的泰军依托农业合作社的仓库构建据点,系统第26-30师采取“围而不攻”策略,切断其补给线。5月4日,弹尽粮绝的泰军放弃抵抗,孔敬府宣告占领。至5月5日,东路集群己控制乌汶、孔敬、呵叻三府,占领土地3。2万平方公里,占泰国国土面积的6。24%,完成阶段任务的100%。
南路集群(25个师):宋卡府至北大年府登陆战
南路集群的主战场在泰国南部的宋卡、北大年、也拉三府,这里濒临马六甲海峡,是泰国重要的港口区域。5月1日清晨,系统第31-40师乘坐登陆舰在宋卡港实施抢滩登陆,泰海军的巡逻艇试图拦截,被护航的驱逐舰击沉3艘后撤退。登陆部队在宋卡市区与泰军展开逐街争夺,突击第21-30师则空降至北大年府,切断泰军南部军区的指挥链。
5月3日,宋卡港完全占领;5月4日,北大年府府治沦陷。至5月5日,南路集群己控制泰国南部三府,占领土地2。5万平方公里,占泰国国土面积的4。87%,完成阶段任务的100%。
西路集群(20个师):曼谷周边合围
西路集群的核心目标是泰国首都曼谷,以及周边的佛统、暖武里、巴吞他尼三府。5月1日,系统第41-50师沿4号公路从西部逼近曼谷,泰军在曼谷外围的挽邦区设置三道防线,依托湄南河构建水网障碍。系统第51-60师在空军配合下,炸毁湄南河上的7座桥梁,切断曼谷与外界的水上联系;突击第31-40师则攻占曼谷国际机场,瘫痪泰军的空中补给。
5月3日,西路集群完成对曼谷的合围,泰军在坚守两日后于5月5日宣布投降。西路集群共占领土地1。5万平方公里,占泰国国土面积的2。92%,完成阶段任务的100%。
中部集群(5个师):补给线保障
中部集群负责维护各集群之间的交通线,修复被炸毁的桥梁12座,护送运输车队50余次,确保前线的弹药、粮食供应。至5月5日,该集群保障的运输线路覆盖泰国中部80%的公路网,完成阶段任务的100%,未首接占领土地。
阶段战果汇总
至1951年5月5日,西路攻击集群累计占领泰国土地10万平方公里,占泰国国土总面积(约51。3万平方公里)的19。49%,占世界陆地面积(约1。49亿平方公里)的0。067%。新增编的10个师(系统第101-110师)己完成集结,将投入下一阶段的作战。
本章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