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顿了一会儿,确实刘家驹没和他说过这些话,说得最多的就是催稿子,让他早点把稿子改完交给他。
“哇!这么厉害?叫什么名字?一个月后发表了我去买一本!”
周旭说道:“就叫做《长津湖》!”
“你的笔名呢?”
“笔名?”
刘佳疑惑:“你该不会没想过吧?”
周旭摇摇头:“因为我投稿用的本名,笔名说不定编辑给我登的就是我的本名了。”
“……你还真是无所谓呀!”刘佳扶额。
“笔名不重要,作品质量最重要!”
“哎!你这回答和我爸爸一样无聊,你可不要成为和他那样只会搞学术的老学究呀,太无聊了!”刘佳叹口气,一副很无奈的样子。
周旭说道:“我觉得刘老师人挺好的,又有学识!”
“……完了完了,你已经没救了。”
周旭和两人吃完饭。
又叙叙,互相留了联系方式才离开。
回话剧团的路上,刘佳朝着龚雪问道:“我说了给你介绍了吧?你觉得如何?”
“还能如何?很有才华的一位年轻同志呀!”
“你没想法呀!”
“你上次不都说了,你比他大七岁,你都下不去手,我怎么……怎么可能呀!”龚雪红着脸憋出来这么一句话。
两人慢悠悠逛着回到了文工团。
……
周旭一边玩一边改稿子。
终于在十二月的末尾,他改完了稿子。
还有几天时间他还能赶着回去过元旦呢。
改好稿子。
周旭收拾好去了杂志社。
“刘老师,这是我改的稿子,您看看如何了?”周旭把稿子朝着刘家驹递过去。
刘家驹接过稿子。
他对于自己的批注都有记忆,所以每次翻页都是自己给周旭批修改的地方。
审核稿子和改稿子自然不一样,速度快了三四倍不止。
周旭坐在一边喝茶,刘家驹就看稿子。
十四万的稿子,还真不是周旭故意拖延,就算他认认真真改也需要一周的时间。
刘家驹扫完全部之后。
心中感叹,这稿子改的真的是十分的优秀,至少是改到了自己的心坎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