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没理会后面这俩大活宝,朝前面凑了过去。
那宣讲员讲的正激情澎湃。
“各位藏家,不用我说,应该也都知道,大千先生不仅是一位顶级的国画大师,更是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仿古巨匠。”
“大千先生之所以要仿古,其目的正是为了学习、超越並最终与古代大师进行对话。”
“正所谓『师古人之跡,先师古人之心,这正是大千先生所走的艺术道路——『先仿古,再化古,终成一家。”
这时候,有围观的买家说道:“这幅画就是仿的吧,我看这幅画的画风,仿的应该是『明四大家之一唐寅的画吧。”
“这位藏家一看就是沉吟此道的高手,说的非常正確。”那宣讲员立刻表示肯定:“大家应该都知道,大千先生仿画时,最为人称道的仿製对象,是清湘老人石涛。”
“咱书画圈子里有一句话不是流传的很广泛吗?——『大千先生仿的石涛,比石涛自己画的还要多。”
这时候那宣讲员话音一转:“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仿製第二多的对象,就是这位『明四大家之一,號桃庵主的唐寅。”
这话一出,
围观的那些买家们,顿时稍作譁然。
显然,这番说法,他们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宣讲员语气贯通,力量十足:“你们现在看到的这幅画,仿的正是唐寅那幅极其出名的《月泉图》。”
“这幅画作並不是一比一照搬仿製,仿的是笔墨技法以及对其画风的精准把控。”
“其高明的点,也就在这里。”
“那些看不懂画的人,根本看不出来两者之间的关係,但若是真正懂画的,看看这线条,再看看这用墨设色,一眼就能看出来。”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幅画若是盖住大千先生的落款印章,拿到那些喜欢唐寅作品的藏家眼前,他们估计也分辨不出来,极有可能將其当作月泉图的第二版画。。。。。。”
“。。。。。。”
那宣讲员確实是有水平的。
几句话间,就將场內几位老板模样的藏家的兴致,给调动了起来。
有人俯身近距离观看;
有人和同行者凑在一起,低声商量了起来;
还有的,直接打起了视频电话,开始请求场外援助。。。。。。
过了一会儿,
有人问价。
那几位看起来稍微有点儿购买意愿的老板,顿时支棱起了耳朵。
只不过那宣讲员並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