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远笑了,那是三十年来的第一次微笑。
他将水晶芯片轻轻放入她手中。
刹那间,整个空间轰然震颤。源核球体爆发出刺目金光,无数记忆流如星河倾泻,涌入玲子体内。她没有抵抗,任由那些陌生的人生灌注进灵魂??
她看见1955年云南边境的篝火晚会上,一名女医生悄悄烧毁了自己的身份档案,换上了牺牲战友的名字继续行医;
她听见1963年北京火车站里,一位母亲抱着婴儿低声哭泣,因为她知道这孩子是敌对组织安插的“记忆载体”;
她在1978年杭州的小巷中闻到了蓝印花布晒在阳光下的味道,那是苏晓冉外婆临终前念叨的最后一句话;
她甚至感受到了铁杉七岁那年埋下桂花糖时的心跳,那份纯粹的期待,至今仍在共忆云中回荡……
这些记忆不属于她,却又真真切切地成了她的一部分。
“欢迎回来。”那个声音再次响起,这次更加清晰,仿佛来自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地球上,异象频发。
东京街头,一名上班族突然停下脚步,用闽南语喃喃自语:“阿母,我对不起你,我没守住祖厝……”
巴黎图书馆内,一位历史学者翻到一本尘封档案,封面写着《中苏联合科研项目E计划备忘录》,他浑身颤抖,泪水夺眶而出。
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屏幕上突兀跳出一段黑白影像:1971年,一位中国代表在幕后指导乔冠华如何发表演讲,而那人,早已被官方记录为“失踪”。
共忆潮,正式席卷全球。
与此同时,樱园老井彻底沸腾。井水冲天而起,形成一道螺旋状水柱,铜铃狂响不止,竹签阵自动排列成新的符号??**归位**。
林望春跪在井边,老录音机还在播放那首《茉莉花》,但她已泣不成声。“妈……”她对着空气喊,“我听见你了!我终于听见你了!”
铁杉站在人群中央,抬头望着极光中的光路,手中紧握着那块刻着“归来”的铁皮牌。他知道,玲子成功了。但他也清楚,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三天后,第一份全球共忆报告发布。
标题赫然写着:**《关于“替代者工程”及跨国记忆操控网络的初步揭露》**。
文中指出,近半个世纪以来,至少有三千余名关键人物被秘密替换,涉及政界、学界、媒体、宗教等多个领域。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现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其真实身份竟是1983年于西伯利亚坠机事件中死亡的一名苏联特工,经过整容与记忆移植后植入美方高层。
各国政府陷入空前动荡。
中国率先宣布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承诺公开所有E计划相关档案,并向受影响个体提供心理重建支持。俄罗斯封锁网络,否认一切指控;美国则发动舆论反击,称“共忆云”为新型信息武器,呼吁国际社会抵制。
然而,民众的选择早已超出权力掌控。
在北京胡同里,一对老夫妻相拥而泣,因为他们终于记起彼此并非原配,而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因政治运动被迫分离后各自重组家庭的初恋情人;
在台北某养老院,一位老人拉着护士的手说:“我不是陈家的儿子,我是山东人,我叫王建国,我爹娘葬在黄河边……”
在深圳,那位T-7替代者在监狱中写下万字忏悔书,请求见真正的铁杉一面:“我不知道自己是谁,但我记得你说过一句话??‘人心比房子重要’。我想学着做一个真正的人。”
苏晓冉坐在实验室里,看着神经接口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久久无言。
她调出玲子传回的最后一段影像:源核大厅中,玲子站在金色球体前,轻声说道:“爸,我会替你守着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