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语气依然平静,开口道:“想必这位,便是先前一直未能被找回的南诏六皇子了。”
“正是。”魏节笑着道,“这位便是我们南诏的六皇子,单名一个河字。”
“哦。”萧琮点点头,语气笃定,称其姓氏,“公孙河。”
魏节的脸色微变,萧琮直呼皇室其名的行为有些无礼,但最重要的是,魏节似乎捕捉到了一丝敌意。
这敌意很淡,很微弱,乃至若不是魏节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他必定会察觉不出来。
而公孙河确实一点也没察觉出来。他看向面前这个容貌优越,气场强大的男子,知晓这便是强要了楚泠去的太傅,咬了咬牙:“太傅大人,久闻其名。”
“先前只与太傅有过一面之缘,不曾想今日有幸再与太傅相见。”魏节见气氛有些尴尬,连忙缓和道,“堂上已经备好了热茶,不若我们坐下聊?”
萧琮应了一声好。看也没有再多看公孙河一眼,被魏节延引着上了楼。
这举动多少让公孙河感到欺辱,又更觉愤怒。
这般眼高于顶之人,也不知晓阿泠在此处究竟受了多少委屈。
一想起阿泠,公孙河便觉得更加郁闷不快。可如今他的身份是使节,而对方是权倾朝野的太傅。
公孙河知晓自己若与太傅对峙,无外乎螳臂当车,只能先忍下这一口气,跟着一道上楼去了。
几人于堂上落座。萧琮先品了一口茶,随后眉头几不可察地一皱。
魏节先注意到,不免有些心惊胆战,小心翼翼地询问:“我们此行,专程带了些南诏产的武夷山茶来梁国,原以为太傅会喜欢,看来,果然还是粗陋了些。”
萧琮向来不是个在口腹之欲上多留意的人,今日却显得格外挑剔:“确实淡了些。若魏大人不说,我恐怕不会以为这是南诏的特产,还以为魏大人是路上随便寻了些,便充做礼物。”
魏节脸色一变,道:“太傅说笑。自从三年前确立了南诏对梁国的从属关系,心中谨记。此番的确是为了友好往来,却不知太傅为何这般,咄咄逼人呢?”
“魏大人。”何钦开口,“不过只是客观品评,为何便上升到这般高度。实在当不起。”
“我亦是说笑。若这武夷山茶无法入口,我们还带了些旁的礼物,太傅挑挑,必定有能入眼的。”魏节笑道。
魏节和何钦打过几次照面,彼此更为熟悉些。又都是老狐狸,三言两语之间打了太极,倒是真让气氛缓和了不少。
萧琮不再言语,片刻后又看定公孙河,开口道:“六皇子此行既前来,便同样为南诏使节。为何只将沟通的重任放于同伴一人之肩,自己却不言不语呢?”
公孙河不过只是这几个月来速成了些外交知识,但尚且只能做魏节的副手,何以能应对萧琮这般的逼问。
他一愣,反而坦诚起来:“太傅知晓,我先前并未生养在皇室,所以此番不免更谨慎些,毕竟关系两朝邦交。还望太傅见谅。”
这话说得客气,却也胆怯。魏节暗自叹了口气。
还未上谈判桌,未见到梁国皇帝,便已经恭顺成这般样子。魏节担心这会影响此次出使的效果。
萧琮亦是缓缓点了点头:“原是怕说错了话。”
公孙河暗自握了握拳。
萧琮并未在驿站停留太久,他接下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忙,何况从魏节还算小心的态度,此次南诏出使的原由,他已经摸了个八九不离十。
便同何钦一道离开了。
直到二人离开驿站,骑马走了很远,何钦终于按捺不住,不禁询问道:“萧大人,冒昧一问,那六皇子可曾做过什么事,惹大人不快?”
方才萧琮针对六皇子的态度,不说何钦,恐怕随便一位侍从都能看得出来。
萧琮淡淡看了他一眼。
就在何钦认为自己这句话是不是过于冒昧之时,却听到太傅开口:“不过是不喜欢蠢人。”
“尤其是明知能力不足,还非要凑上来的蠢人。”
何钦哑口无言。
二人回到皇宫,向陛下复命。萧琮说的很简短,梁文选听后,亦对南诏此行的态度有了把握。
那魏节先前是个刚直不阿的,作为一朝使节,有时宁可身死也不可出让国家的利益。可今日却这般迂回,当真是委曲求全了。
梁文选放了心,便嘱咐萧琮安排好明日的晚宴议程。既然南诏并无什么旁的狼子野心,那便好好操办,宾主尽欢才好。
萧琮淡着声音应了。又与何钦一道离开。
两人走在宫道上,这回,却是萧琮先开口问了个问题。
“三年前,何大人在百越,可曾去过澧水中下游的那个部族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