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事从手下败将口中说来,未免显得有些滑稽,但萧琮能看出公孙河的赤诚。
倒是从未放弃。
公孙河的信中还说,上次来梁国,是他的准备不充分,方才加入皇室,应对不算自如。待他再历练一番,未必不会有萧琮那样的功绩。
萧琮看完,面无表情地撕了信,也没回。
什么挑衅,等下辈子差不多。
但这些事,都不必让楚泠知晓了。他能提一句公孙河,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断然不想让楚泠知晓,公孙河还说过这种话,怕又牵动楚泠的思绪,让她产生愧疚。
“他威胁你什么了?”楚泠问。
“没什么。”萧琮吻了吻她发顶,“绝无可能发生的事情。”
“如今费允既已下狱,是不是待大理寺查清真相,我便可以回到祖母身边了?”楚泠在他怀里眨了眨眼睛,问道。
萧琮有些不舍。
“若是认祖归宗,阿泠便不能在我这里住了。”他声音低沉,有些遗憾。
“唔。”楚泠明明知道他在说什么,却不肯给他一个准话,“那你可以来林府找我。”
“无名无分,我怎么去找你?”萧琮恶狠狠地开口,很想从她口中逼出一个答案。
但楚泠依然没有给他,只丢下一句:“那便不找了,让我好好陪陪祖母。”
说罢,便从他怀中挣脱,去了书房。
偏还回头问他:“师长,今日不教课?”
某个称呼听得他下腹一紧,亦站起身:“为师来了。”
楚泠并不再像一开始那样抗拒学这些庶务,何况是萧琮讲来,有理有据,她逐渐学到了很多。
这些日子,府中的一些庶务,是她和萧琮两人共同料理的。
徐嬷嬷拿着册子等待,时不时在册子上记一笔,也夸赞道:“楚姑娘这些日子的进步果然很大,眼看着无论是礼数周全还是关系亲疏,都把控的很好。”
这无疑给了楚泠更多的成就感,故而觉得一开始让她晕头转向的庶务,果然变得更加有趣了。
这日,萧琮教了大半个时辰后,被姜寅叫走,出去谈了一桩公事。
楚泠无聊,便起身在书房里四处转悠。
书架上这些书封,她基本都看过,若是有感兴趣的,也翻阅过正文。
她想找些不一样的东西,想了想,来到了萧琮办公的几案边,竟看见有一口木箱子。
木箱子没有上锁,楚泠试着动了动,里头满当当的,很沉,似乎也装着书册之类。
她来了些兴趣,见萧琮还没有回来的意思,便偷偷摸摸握住那箱子两侧把手,轻轻一抬。
一摞书映入眼帘。
最上面的那本是《山海经注》,讲地理特征、山河风光的。
楚泠忽然想起那日,在萧琮的房间中看到的书册。
有关百越的章节,里头密密麻麻写着“泠”字。
几乎占满书册的空隙,甚至叫人看不清楚上头原本印着什么。
她心神一动,几乎屏住呼吸。
伸出手去,将《山海经注》取出,翻了翻。
待看见百越的群山简介一章,她的动作慢了下来。
果不其然,这一页上也写着“泠”字。
她往后翻了几页,几乎每页都是如此。
楚泠抿了抿唇,将《山海经注》放回,又将下头那本书抽出来。
有了先前的经验,她这次熟练了许多。从目录很快便找到百越章节的所在之处,一翻开,里头又是“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