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同为流贼,这句话应该更能增进彼此感情。
见到流民立场动摇,秦牧赶忙给自己加了个BGM。
回首冲标营众将喊道:“《无衣》,唱!”
众将微微一愣,不明白秦牧为何在这种时候,居然还让他们唱军歌。
但长时间的训练让他们别的一般,唯服从命令最强。
于是乎,沧桑悠扬的乐声响彻在战场之上。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来自《诗经·秦风》的《无衣》,虽没有后世诗词辞藻堆砌的华美,却充满了最为质朴的同胞、同袍之情。
而歌中对于“岂曰无衣”的探讨,应该深得这些流民之心。
更有一种携手患难、共克时艰的微言大义!
最重要的是《无衣》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将团结和决心反复烙印到唱歌与听歌之人的心里。
虽然这么说很不好,但古人还是蛮懂洗脑的吗。
‘嗯……必须巡回歌唱!’秦牧暗暗道。
然而秦牧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绞尽脑汁想着怎么给这些流民洗脑的时候,苏婉晴与陈之贤两人已经彻底麻了。
先是横渠四句尽显家国天下的情怀,紧跟着又是以皇子之口,说出粗鄙逾矩颇有反意的“同吃同穿”言论。
但是这还没完,刚刚还在叫嚣“有钱一起花”的秦牧,转头又指挥起了大合唱。
一首《无衣》又用最淳朴的语言,唱出先民关于同胞之情最霸道的宣言!
难以想象,这三种不同的风格竟然能出现在同一人身上。
苏婉晴美眸失神,红唇呢喃:“秦牧,你到底是何许人也?”
陈之贤则击掌赞叹,“九皇子真乃神人也!”
至于流民们则群情激昂,纷纷推搡着朝秦牧靠近。
“若能如此,我等愿为殿下效死!”
“但凡吃上一口饱饭,我诸葛铁柱绝不造反!”
“只要殿下说到做到,咱这条命就是殿下的了!”
然而就在群情激昂,流民纷纷向秦牧表示效忠臣服之时。
城墙上一处无人注意的角落,两名身穿皂袍的衙役正手持短弩躲在杂物之后。
一名年轻些的衙役,正紧张的对手持弓弩的中年衙役问道:“班头,咱们真要冲九皇子放冷箭吗?”
“这要是被抓住,那可是造反的死罪啊!”
中年衙役咬牙道:“可咱们要是不做,你我在岚县为非作歹这些年的帐,郭北辰那狗东西便要拿出来清算。”
“到时候你我家小如何处置?”
见青年衙役还是紧张的浑身发抖,中年衙役只好放软语气劝慰道:“你也不用担心。”
“郭北辰那狗东西既然敢让咱们动手,那必定是找着了靠山。”
“你看见跟着进城的那辆马车了吗?”
“那里面坐着的可是十五皇子!”
青年顿时惊诧道:“班头,你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