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计,小皇帝好不容易翻翻兵书怎么偏生翻到这一页?
果不其然,柏姜看小皇帝的脸又红又青,羞愤交加,喉头滚动着想说些什么,最终又统统咽下去。
“侯爷……说得是。都下去,来人给抚冥侯收拾席面。”
褚绍事不关己似的,翘着一条长腿倚在一边,有宫人默默凑上前,轻手轻脚地收拾。
其间不断有各地郡王派使者送上朝贺礼,小太监站在一旁对着礼单高声唱喏。
其间有颗夜明珠,硕大圆润,光华流转,皇帝特叫小谒者将其取出放在殿中央,与群臣一同观看。
柏姜看了两眼,美是美,只是这样的她从前也见过不少,有什么特意要瞧的呢?
难不成又要送给褚绍?
“朕记得太后宫里也有一颗?”
柏姜闻言侧头,小皇帝竭力扮演着旁若无事的模样,她有意磋磨他,在心里默默掐着点不开口。
小皇帝脸上挂着的笑泥人似的,一丝不动。
好呀,有长进。
柏姜回道:“是,记得是衢州进贡来的,大倒是很大,只是不比这一颗亮。”
“东海的珠子天下无双,衢州的红宝石最好,不必在这一项上比较。来人,便一道送到太后宫里吧。”
“好啊。”
柏姜没有推脱,专等着听皇帝还有什么后招。
“朕看……衢州是个风景灵秀的好地方。按老例,皇子降生即封爵,指封地,待皇子十五岁成年便可到封地上去。平安王当年降生时不幸父皇母后接连崩逝,这才耽搁下来,如今也过了五年了。太后看这片封地如何?”
哦,在这里等着她呢。
柏姜茶盏未放,依旧是细细嗅着茶香,只晾着小皇帝。
大殿里鸦雀无声,只有奏乐的乐师还在有节奏地敲击着编钟,每敲一下,皇帝额角的青筋便又要抽搐一下,柏姜放下茶盏时,抬眼看见皇帝的额角上分明已经闷出了汗珠。
“哀家看着很好啊。”
柏姜和颜悦色,看得皇帝骤然放松了脸色,脸上过于紧张的肌肉顿时松懈下来:“太后所言非虚?”
柏姜看着他大难不死的样子,心头有些怜悯,更多是气愤和嘲弄,她轻笑着开口:“衢州鱼米充足,丰饶肥硕,是个宝地。哀家还要替平安王多谢皇帝厚爱呀。”
皇帝跟着柏姜,脸上终于有了笑模样,大开大合地喘着气:“自然、自然。皇弟是朕看着长大的,自然要为他着想。”
“是,”柏姜不慌不忙,继续说:
“那地方离哀家的故乡也十分近,在铜城多年,皇帝乍然提起,哀家也十分想念。也不必等平安王满十五了,过两年在大一些,不怕舟车劳顿,哀家陪平安王一道过去,安度余年。”
“……太后?”皇帝愕然。
柏姜笑吟吟地问回去:“怎么?”
“这……往常并没有太后去封地的。”
“这有什么,”
柏姜笑道:“皇帝如今已经能独当一面,哀家在宫里呆着也腻烦了,回乡看看甚好。”
“没……”皇帝眼中的神采暗下去,强撑着继续道:“太后若是喜欢……”
“臣也觉得不好。”
柏姜不用往席下看,也知道必定是褚绍。
“平安王才五岁,还有十年,封地尽可慢慢择。”